越是靠近,周围那些代表着霍去病显性记忆的画面就越是模糊、褪色。封狼居胥的盛景、武帝期许的目光、万千将士的欢呼……都如同遇到骄阳的冰雪,无声地消融、退散。
仿佛这片混沌领域所有的防御机制,所有的扭曲与辉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掩盖、镇压这最深处的一点微光。
终于,林煜走到了那点暖黄色光晕的面前。
它并非一个具体的场景,也不是一段清晰的记忆。它更像是一个……凝结体。
光晕之中,弥漫着一种无法用言语精确描述的温暖。那是一种被轻柔包裹的感觉,带着阳光晒过后的布帛气息,混合着某种模糊的、安神的草本淡香。没有具体的面容,没有清晰的声音,只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包容的、令人想要彻底放松下来的安宁。
在这片温暖光晕的核心,林煜“看”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意象:
一双略显粗糙、却异常温柔的手。那双手正在轻轻拍打着什么,节奏缓慢而稳定,带着一种催眠般的魔力。没有画面显示那双手在拍打什么,可能是婴孩的襁褓,也可能只是安抚着某个不安的灵魂。
就是这个!
林煜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不是长安,不是君王,不是誓言,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家”的概念。
这是“家”的源头!是生命最初体验到的、毫无条件的庇护与温暖!是源自母亲的、最本真的抚慰!
史书对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记载寥寥,更未曾描绘过他们母子之间的情感。但在此刻,在这被劫火逼出的、灵魂最深的角落里,这个被霍去病自己亲手压抑、遗忘、用无尽的征伐和辉煌功业来掩盖的原始印记,暴露无遗。
他所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决绝,其对立面,并非贪图安逸,而是内心深处,对这最初温暖印记的潜意识守护与……一种近乎恐惧的回避?他是否害怕,一旦接纳了世俗的“家”,就会玷污或失去记忆中这最纯粹的温暖?还是说,他将这温暖视为软弱的象征,必须用钢铁般的誓言将其彻底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