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长河遗恨

青鸾的哀鸣,如同投入业火心狱的一颗冰种,虽未能熄灭那焚身的烈焰,却将那被灼烧灵魂最深处的恐惧与不甘,短暂地、尖锐地暴露了出来。那一瞬间的动摇与业火的波动,如同在濒死之躯上施加的最后一记猛药,非但未能挽回颓势,反而加速了那早已注定结局的降临。

短暂的清明与更深沉的痛苦交织过后,周瑜的意识,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拖向了他生命中最后、也是最浓墨重彩的记忆终点。这一次,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近乎完整的、承载着他全部未竟之志与滔天憾恨的终章回响。

时空的景象,凝固在巴丘军营,那间弥漫着死亡与药石气息的帅帐之中。

周瑜躺在简陋的行军榻上,气息已是游丝般微弱。与建业寝殿的奢华不同,这里的陈设透着行军在外的粗砺与仓促,也更衬出英雄末路的悲凉。他面色如金纸,胸膛的起伏微不可察,唯有那双曾倾倒江东、如今却深陷如窟的眼窝中,偶尔还会闪过一丝不甘的微光。

榻边,站着面容悲戚的吕蒙、鲁肃等寥寥数位核心将领谋臣。空气中弥漫着无言的哀伤与一种大厦将倾的恐慌。

周瑜的视线,早已模糊,但他却固执地、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将头偏向西南方向——那是荆州,是南郡,是诸葛亮所在,也是他宏图霸业梦碎的地方!

他嘴唇翕动着,发出极其微弱、却字字泣血的声音,那声音仿佛不是通过喉咙,而是直接从他那被业火灼烧的灵魂中挤压而出:

“方今……天下之事……尚未可知……然……” 他的话语断续,充满了对未竟事业的无尽留恋与深深的无力。

然后,他停顿了,仿佛在积蓄着生命中最后的力量。帐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终于,那凝聚了他一生骄傲、半生挣扎、以及所有对命运不公控诉的千古悲叹,如同决堤的洪流,冲口而出:

“既生瑜……何生亮!”

这六个字,不再是历史上那句带着文人相轻意味的感慨,而是在业力的加持下,化作了最恶毒、最不甘的诅咒与诘问!每一个字,都仿佛裹挟着赤壁未能尽全功的余烬,裹挟着荆州屡屡受挫的棘刺,裹挟着凤雏别投的否定,裹挟着自身才志被业火焚毁的青鸾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