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喊:“大人真肯自己下田?”
“你看他鞋上都是泥。”旁边人答。
第三天早上,天还没亮,农官狂奔入府。
“长出来了!昨天下午才出土,现在已有两寸高,叶子展开像小扇子!”
陆昭翻身下床,直奔田间。
太阳刚出,金光洒在那一片嫩绿之上。田里的苗齐刷刷立着,叶片宽厚,茎节紧密,风吹过时发出沙沙声,像是无数人在低声说话。
陆昭蹲下身,拔起一株仔细看。根系发达,泥土裹得严实,轻轻一抖都不散。
甄宓随后赶到,从袖中取出一张格纸,快速记下数据。“照这个速度,六十日可收割,亩产预计四石以上。”
她抬头看向陆昭:“比常粟多三倍。”
陆昭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转身走向早已搭好的高台。
“各位!”他声音洪亮,“天不下雨,我们自己找路。这种子来自北方异域,能在沙地生长,三季连收。从今天起,凡愿垦荒者,每户授种十升,收成七成归己,三成补公仓!”
台下一片寂静,接着爆发出吼声。
“真有这么神?”
“我亲眼看见的,三天前还是土坑,今早绿油油一片!”
“我要报名!”
“我也要!”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中午时分,报名登记的队伍排到了城西。
赵云清点人数,回来报告:“已有八百多户登记,多是流民和失田农户。”
“够了。”陆昭点头,“让屯田营准备第二批种子,优先分给老弱之家。”
正说着,门外亲卫来报:“袁绍派使者来了,说是道贺新政。”
陆昭挑眉:“这时候来贺喜?”
“带了三车粮食,说是救济灾民。”
甄宓冷笑:“他哪次送粮不是先扣一半卖高价?”
“让他进来。”陆昭整了整衣冠,“看看这次唱哪出。”
使者是个中年文士,脸上堆笑,拱手作礼:“听闻陆太守得奇种救民,袁公特命我前来祝贺,此乃仁政之举啊。”
“有心了。”陆昭不动声色,“不过我们这边不缺粮,倒是你们那边,听说去年冬天偷偷运了一批小麦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