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抑制剂与地图的逻辑漏洞

他休息了好一会儿,才挣扎着坐起,拿出那本《腐泽求生笔记》。毒素清除后,脑子也清醒了不少。

他仔细翻阅系统整理出的地图信息,目光很快锁定在一条标注为“相对安全”的离开黑风山脉的路径上。笔记记载,沿着这条小路向东南方向前行约一日半,可抵达一处名为“野猪林”的地方,穿过野猪林,就能望见人类活动的痕迹——枫叶坊市。

然而,当陈默将系统提供的地图与“深度扫描”和“环境危险度扫描”功能得到的信息进行比对时,一个巨大的矛盾出现了。

系统地图显示,“野猪林”是一片低危险区域,主要威胁是普通野兽和少量低阶妖化野猪。 但“环境危险度扫描”反馈回的数据却表明,地图上标注为“野猪林”的区域,能量读数极高,弥漫着一种异常狂暴的土属性灵力波动,危险等级被系统自身评定为“高”,强烈不建议宿主靠近。

“???”陈默愣住了,“系统,解释一下。为什么你提供的地图信息和你扫描的现实数据对不上?”

【信息库数据冲突检测中…】 【结论:地图数据‘野猪林(低危险)’录入时间为‘天衍历 年4月’。环境扫描数据更新时间为‘当前’。】 【逻辑推演:可能原因1:该地区近期发生未知剧变,危险度提升。可能原因2:原始地图信息记录错误。】 【建议:以最新扫描数据为准。世界参数动态变化,是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个鬼!”陈默忍不住吐槽,“这分明就是世界生成的时候没做好数据同步!或者后续打补丁打出了BUG!你们这两个弱智AI!”

他瞬间明白了。这个世界AI在生成地图和历史记录时,随便给“野猪林”贴了个“低危险”的标签。但可能后来某个负责生成怪物或资源的AI模块,又往那里塞了个超模的家伙或者放了什么天材地宝,导致实际环境强度飙升。

而他的系统AI,虽然死板,但扫描功能是基于“当前”现实规则的,于是测出了真实的高危险度。结果就是地图历史和现实情况产生了致命的矛盾。

这就是活生生的、“世界是弱智AI写的”证据!一个足以坑死无数依赖老旧地图的冒险者的逻辑BUG!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妈的,差点就被这破地图坑了!”陈默一阵后怕。如果傻乎乎地信了地图直接闯过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再次深刻认识到,在这个世界,绝不能轻信任何表面信息或所谓“常识”,必须时刻用系统(虽然它也很弱智)的实时扫描功能去验证。因为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则,本身就是漏洞百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