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意识水平量表

最触目惊心的是“播撒者”提供的附加数据:基于对银河系一个局部区域数十亿年的观测(“聆听”),能够自然演化到Level 1的文明本就稀少,而其中超过99.7%的文明,未能成功跨越Level 1阶段。它们如同昙花一现,在意识的黎明中因自身的光和热而燃烧殆尽。

“我们……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触摸到了神的力量,”王大锤看着那残酷的统计概率,声音干涩,“结果只是刚刚拿到了进入角斗场的门票,而且……还是死亡率最高的那种。”

南曦深吸一口气,指向量表上Level 1初期的描述:“看这里,‘内部高度分裂’、‘意识形态冲突’、‘新兴阶层导致社会结构剧变’……这几乎就是我们现状的精准画像。我们不是即将面临危险,我们正身处最危险的阶段。”

他们意识到,“播撒者”之前的威胁,并非虚张声势。人类文明当时的状态,在宇宙的尺度下,就是一个典型的、需要被“修剪”的不稳定高噪声源。它的转变,并非因为人类变得“安全”了,而是因为人类展现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偏离既定毁灭路线的“可能性”。

Level 3的描述,虽然简略,却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它承诺了一个既拥有集体力量的强大,又保有个体自由的尊严的未来。那是一个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走向更高层次整合的愿景。

“这……这可能吗?”一位GCEPC的委员喃喃自语,“在保持个体纷争、欲望、独特性的同时,实现高度的协同?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哲学理想,而不是一条可行的科技路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曦陷入了沉思。雷克雅未克的实验,或许可以看作是一次对Level 2路径的预演和反思——他们触摸到了高度协同的效率与和谐,也尝到了个体性消融和创造力停滞的苦果。而要走向Level 3,意味着他们必须在雷克雅未克已经达到的“和谐”基础上,重新引入“噪声”(多样性、冲突、个体自由),并找到一种方法,让这些“噪声”不是破坏协同,而是丰富协同,形成一种更高级的、动态的秩序。

这无疑比走向Level 2的强制统一,要困难无数倍。

尽管沉重,但这份量表为GCEPC和整个人类文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的行动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