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榕树头。
这里是香江的另一副面孔,与中环的衣香鬓影、观塘的机器轰鸣截然不同。天后庙门口的百年老榕树,气根垂地,如同一位沉默的老人,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最生猛、最市井的烟火气。
一入夜,这里便活了过来。卖牛杂的、卖碗仔翅的、卖煎酿三宝的,各种小吃摊的香气混合着油烟,在闷热的空气里肆意冲撞,勾引着每一个路过行人的馋虫。算命看相的摊子前,永远不缺愁眉苦脸的善男信女;唱粤剧的“地水喉”,咿咿呀呀地吊着嗓子,唱着帝王将相的悲欢离合;角落里,几个赤膊大汉围着一张小桌聚赌,嘴里骂骂咧咧,钞票在汗津津的手里捏成一团。
混乱,嘈杂,生机勃勃,像一锅永远在沸腾的杂碎汤。
而现在,这锅汤里,被人悄无声息地撒进了一把新的调味料。
“喂,十三妹,你个寻呼机又响啦,是不是你老公叫你回去交租啊?”一个卖炸大肠的阿婶,用油腻的夹子指了指旁边卖凉茶的女人腰间那个红色的小盒子。
被称为十三妹的女人手脚麻利地倒了一杯凉茶,看了一眼寻呼机上显示的“888”,脸上笑开了花:“鬼叫你老公啊!这是赌场那边通知,今晚有大水喉过来,生意好,叫我多备两桶廿四味!”
“哇,这么犀利?比我们家那个傻仔跑过来通知还快!”炸大肠的阿婶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这个叫‘利刃’的玩意儿,真有这么神?”
“神过黄大仙啦!”十三妹得意地拍了拍腰间的BB机,那神态,仿佛腰上挂的不是塑料盒子,而是一块镶钻的百达翡丽。“除了机子贵一点要五百块,服务费一个月才一百块!差佬查牌、大佬吹鸡、老公查岗,一响就知道!我跟你讲啊,现在在榕树头混,你要是腰上没别一个‘利刃’,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小主,
这种对话,在榕树头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江氏实业的“红屋台”传呼服务,像一场无声的瘟疫,迅速席卷了这片鱼龙混杂的江湖地。江小朵的策略简单粗暴,却又精准无比——农村包围城市。她暂时没去碰油麻地那些大佬控制的夜总会和麻将馆,而是从最底层的摊贩、马仔和街头流莺入手。
这些人,才是对即时信息需求最迫切、最饥渴的群体。
阿豪带着大头文、瘦猴他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搞什么推广会。他们直接在榕树头附近,租了三个毫不起眼的阁楼,由技术员装上了江小朵提供的“麻雀”——小型化的临时通讯中转站。这些中转站伪装得极好,一个藏在天后庙的屋檐下,看起来就像个老旧的避雷针;一个混在霓虹灯招牌的支架里;还有一个,干脆被猪油仔伪装成了一个卖臭豆腐摊位的煤气罐。
猪油仔这个家伙,打架不行,做生意却像个天生的鬼才。他没有搞什么买一送一,而是推出了“兄弟套餐”和“姐妹套餐”。五个古惑仔一起入网,送半个月服务;十个舞女一起登记,直接送一个月。他还找了几个口才最好的兄弟,编了一套顺口溜,在各个摊位间流传:
“利刃,滴滴响,差佬来了不慌张!”
“利刃,腰间挂,跑路都比别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