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帝国西方贸易路线被波调掌控,一旦有变,看似兴盛的西域贸易则随时可能被中断!
呼吁朝廷拿下波调,自己掌控这条路线。
《徐州日报》更是请精通商业的高手计算大宋经过贵霜到西方的贸易量,预测一旦波调封锁在贵霜境内的丝路,众商贾和百姓会有多大的损失。
文章末尾明确提出,如今贵霜国王波调和贵族明目张胆的抢掠大宋商贾的财富,随意草菅人命,难保以后他们国内稳定之后更加肆意妄为!
《冀州日报》则更明目张胆的写到,贵霜政治黑暗,贵族官僚贪婪无度,把百姓当猪狗一样圈养,肆意掠夺杀戮,比前汉更甚!
直接呼吁大宋直接出兵救贵霜万民与水火。
甚至开始有“民间智者”在报纸上“分析”那些反对出兵大臣的“潜在动机”,
或指责其“畏敌如虎”,或暗示其“与贵霜有利益输送”,虽未指名道姓,但含沙射影,
极大地煽动了民众对朝中“妥协派”或者说是“稳健派”的敌视情绪。
一股更大、更汹涌的暗流,在开封城下奔腾涌动,只待一个突破口,便要喷薄而出。
经过短短数日的紧张筹备,一场大宋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民间请愿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这一天,天色刚亮,开封府衙前的广场以及通往皇宫宣德门的主要街道上,便开始聚集起密密麻麻的人群。
最初是各商会、行会的成员,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
举着书写着“严惩波调,护我商民”、“出兵贵霜,扬我国威”等字样的旗帜和横幅,秩序井然地列队。
紧接着,各大学院的学生们来了。
他们身着青衿,手持卷轴或檄文,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热血与激昂。
他们高声朗诵着请愿书的内容,或者即兴发表演讲,声音清越,引经据典,
将请愿活动的文化气息和道义高度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随后,是更多的普通市民。贩夫走卒,手工业者,店铺伙计,甚至还有不少妇孺老人。
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国家战略,但他们懂得最朴素的道理——自己人不能白白被外人欺负,大宋的天威不容挑衅。
他们带着自制的简陋标语,或者干脆空着手,默默地加入到请愿的队伍中,用无声的存在表达着支持。
人群如同涓涓细流,从开封城的各个角落汇聚而来,最终在府衙前和宣德门外形成了浩瀚的人海。
放眼望去,旌旗招展,人头攒动,怕是不下十数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