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草灰蛇线,火种自知

“借个火。”他走到茶炉前,冲烧茶的老汉笑了笑。

老汉递过火折子,陆九却把残片直接扔进了炉膛。

火苗“腾”地蹿高,灰烬没往下落,反而打着旋儿升上半空,在晨光里拉出个“离”字的轮廓,红的、金的、灰的,像团烧剩的云,转了三转,散了。

“邪性。”老汉搓着围裙嘟囔,“这灰怎么往上飘?”

陆九没接话。

他望着空中消散的灰烬,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缝着块软皮,藏着白桃给他的灯心草叶。

昨夜他路过药堂后墙,看见陶罐里的草叶上悬着露珠,像有人点了盏小灯;今晨洗脸时,镜中的疤竟淡了些,能隐约看出眉骨的形状。

“离者,明也,问也。”他低低念了句,转身往学堂方向走——小梅该去学堂帮先生磨墨了,他得去看看那丫头。

小梅确实在学堂。

她抱着半块松烟墨站在窗下,听见先生在讲台上敲戒尺:“坎为水,居南方;离为火,居北方。”声音拔高了三分,像在背戏文。

小梅抿了抿嘴,手伸进布兜,摸出截银丝——是今早从白桃的陶罐上扯的,还带着露水的凉。

她踮脚把银丝系在窗棂上。

风从后窗吹进来,银丝颤了两颤,影子投在墙上,竟慢慢变了形状。

原本歪歪扭扭的八卦图开始转动,坎卦的水波纹“刷”地移到北方,离卦的火焰纹“呼”地跳到南方,连先生画的“坎南离北”四个大字都被影子盖住,重新显出“离南坎北”的正写。

“哇——”后排的小娃先喊出来,接着是一片抽气声。

先生扶了扶眼镜,凑到墙根摸了又摸:“这...这影子会自己改图?”他转身看向小梅,小姑娘正低头磨墨,墨汁在砚台里转着圈,倒映出她弯弯的眼尾。

“明日起,”先生清了清嗓子,“咱们改讲《周易》原典。第一课,何为离?”他指着墙上的影子,“离者,明也,问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梅磨墨的手顿了顿,墨块在砚台边磕出个小坑。

她想起昨夜白桃埋银丝时,陶罐里冒出的灯心草;想起陆九路过时,后墙那盏“小灯”;想起自己指尖总有的痒,像有什么在皮肤下挠,轻得像风。

“是火种在醒。”她轻声说,墨汁溅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团,像朵未开的灯心草。

白桃是在戌时接到的夜诊。

哑童的娘拍响药堂木门时,她正对着油灯抄《归藏易》残篇,烛芯“啪”地爆了个花,把“风不灭火”四个字烧出个焦边。

开门见那妇人眼眶通红,怀里的娃烧得直打摆子,白桃连药箱都没拿,抄起银针袋就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