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不识得那种古老的文字,但那字迹中透出的意念,却如洪钟大吕般直接在她脑海中响起:“愿生者行,不祭者安。”
她猛地睁大双眼,泪水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
她明白了。
这不是一首无名之歌,这是地脉的回应。
千百年来,人们用血脉、用生命去献祭,换来的却是大地的阵痛与沉默。
而此刻,仅仅是一首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歌,却换来了它最温柔的馈赠。
愿活着的人能自由行走,愿不再有牺牲者,这片土地便能安宁。
这股新生的力量,正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一切。
白桃在城中设下一个简陋的医棚,她收起了过去赖以成名的金针银针,不再施展那些引动天地元气的归藏针法,而是像个最普通的乡野郎中,用草药为人诊病。
一名老农被家人搀扶着前来,他咳嗽得厉害,痰中带血,城里好几家药铺都束手无策。
白桃为他搭脉,眉头微蹙,这脉象虚浮杂乱,按常理需用固本培元之法,但以草药之性,见效极慢。
就在她思索药方时,掌心的金陵图忽然微微一热,一道极细的金线自动从图中延伸出来,穿过她的指尖,轻轻指向了她药囊中一味毫不起眼的草药——紫苏。
白桃一怔。
紫苏性辛温,多用于解表散寒,对于这老农的内腑亏虚之症,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
这是任何医书都不会记载的用法。
但那道金线带来的指引清晰无比,并不仅仅是一个方向,更有一股玄妙的信息流入她脑中:此人命门处有一丝陈年郁结之气,如石堵塞河道,百药难通,唯此一味紫苏的辛散之气,可作钥匙,瞬间冲开那道关隘,则后续药力方能畅行无阻。
她瞬间恍然大悟。
过去的归藏术,教她的是如何辨认“阵”,如何利用“脉”,如何将人视作一个可以调整的“器物”。
而此刻掌心这幅活过来的金陵图,这个由他们亲手开启的新阵,教她的却是如何去“看见人”。
看见每一个生命独一无二的症结,看见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最细微的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提笔写下药方,以紫苏为引,辅以数味寻常草药。
药方递出,掌心的金线也随之隐去,留下淡淡的余温。
当夜,月上中天,江水如练。
白桃与陆九在江岸边并肩而立,身后不远处,小梅坐在渡口的石阶上,口中哼唱着那首已经越发纯熟的“地脉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