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母土归藏,六三守炉

那黏腻感仿佛活物,顺着掌纹的脉络,试图钻入白桃的血肉之中。

她不动声色地将铜钱置于琉璃盘内,取过一旁架子上的放大镜,凑近细看。

铜钱表面遍布着细微的孔洞,像是被某种酸性物质长久侵蚀过。

在镜片下,孔洞深处隐约有尘埃般的颗粒,在烛光下反射出一点若有似无的幽光。

磷光矿物。

白桃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地名——城南,永宁堂。

那座废弃了几十年的火葬场,据说建造时为了节约成本,墙体和地基的砂石里就混入了大量附近山里开采的磷光矿。

夜里经过,整座建筑都像是会发出鬼火。

她心念一动,从药柜深处取出一个小瓷瓶,用玉签蘸取了些许深紫色的液体。

这是用戈壁滩上一种名为“紫心草”的植物碾磨出的汁液,对特定金属有奇异的显影效果。

她屏住呼吸,将紫草汁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坤”字铜钱的背面。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深紫色的汁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迅速在铜面上自行流淌,勾勒出几个细如发丝的篆字。

汁液干涸后,那一行字便如烙印般浮现出来:“母土归藏,六三守炉。”

《周易》中,坤为地,为母。

归藏,既是古易名,也暗合人死归于尘土之意。

六三,坤卦第三爻,爻辞为“含章可贞”,意指怀抱美德,坚守正道,但在这里,显然被扭曲了用途。

“守炉……”白桃喃喃自语,眼中寒光一闪。

她瞬间明白了这背后的逻辑链。

坤,代表着大地与母亲,在他们的体系里,被指定为与殡葬相关的环节。

他们利用死者的骨灰,通过某种仪式,培育所谓的“记忆载体”!

“周砚!”她扬声道。

一直守在门外的周砚立刻推门而入:“小姐。”

“立刻去查,永宁堂,以及整个京城近年所有殡葬记录。重点是那些被迅速火化、手续存疑,尤其是与‘无后’老人相关的非法火化记录。我要知道,有多少‘母土’,被他们‘归藏’进了炉子里。”

与此同时,南郊,永宁堂。

如今的永宁堂早已不是废墟,而是京城最大的殡仪服务场所。

陆九换上了一身灰扑扑的杂役服,脸上用特制的药泥捏造出几分沧桑和麻木,佝偻着背,拎着一柄长长的铁刷,跟着管事走在阴冷的廊道里。

他今天的任务是清理三号火化炉的烟囱。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借着独自工作的便利,他避开了所有耳目,没有向上爬,反而撬开了烟囱底部的检修口,滑入了冰冷的管道内。

他如一只壁虎,悄无声息地向下,再向下。

地下三层,一股混合着草药甜香与血肉腥气的诡异暖风从一个隐秘的通风口吹来。

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