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伯思忖着,唐一乐说的青石镇修路施工负责人。
“青石镇有十六个村,都由我来负责?”
他有点不敢相信,又有点怕自己胜任不了。
唐一乐把手往袖子里拢了拢,“二伯,十里八乡再找不着像您这么负责的人了。再说,你这一年多来建的房子又好又结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您一定可以的!”
唐一乐也实在找不到其他更有经验和有责任与担当的人了。
刘二伯被她夸得心里美滋滋,表面还是很谦虚,“哪里的话,都是乡亲们给面子。十六条路,上面要求什么时候建好?”
若是时间太紧他也做不来,他最近也接了一个建房子的单。
“时间上挺宽裕,一年内完成即可。工资也按每个月五百文给。你是工头,每个月一两银子。”
刘二伯想了想,比他现在建房子多一些,倒是可以考虑。
天还是有点冷,唐一乐哈了一口气,“李大人还说建成青石镇的路大家都是官府认可的手艺人。”
刘二伯眼前一亮,“只要钱到位,工资按时发,我答应!”
官府认可,以后不管有多少竞争对手,大家都会先考虑他的施工队。
“您拟好各村需要用到的人数,由李大人派人去征集。咱们村的人由您召集。到时,各村的施工队同时开工,您就辛苦些,做个监工。”
届时,十六个村同时施工,将是一个大工程,刘二伯要四处跑,是个累人的活。
本来按照唐一乐的提议,能实现三四个村一起施工就很不错了,慢慢来。没办法,李端不想拖,他的升迁之心正在热切燃烧。
刘二伯眼里又是感激又是宽慰,拍了一下唐一乐的肩膀,“你这丫头不错,自己好过了,也不忘记提携村里人!”
唐一乐心想,主要是刘二伯是个可靠的人,换成唐才仁,她才懒得鸟。
第二天,刘二伯就算出大概需要的人数和施工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等东西。
唐一乐负责和李端沟通。
上次筹集的捐款有七千多两,李端硬是一点也不留,全部用在修路上,两千两拿来发工资,两千两准备物资,两千两用做征地款。还有一千多两留着应急用。
征地用不着多少钱,因为都是照着旧路修,没有多少是用到村民的田地。
但是,就是征地的问题,唐一乐差点丢了性命。
古榄村地处青石镇最偏远之处,山路比别处多很多,为了节省资源和时间,征用村民的一些田地势在必行。
按照规划的线路,有八家村民的地需要征收。
李端收到的消息是有三家不同意,古榄村的村长觉得那三户人家是比较难说得通的,就恳请李端派人前往沟通。
这事不知怎么滴就轮到了唐一乐的头上。
她有点苦恼,明明已经累成狗了,明明已经很少在李端面前出现了,怎么遇到这样难的事,李端就想到她?
难道李端是为了报当初威胁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