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良循声来到一条狭窄的背街小巷。这里的建筑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典型的贵州老房子,墙皮剥落,电线杂乱,过道狭窄。
巷子深处,一个样貌普通的中年妇女正拽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往前走。
可能是年纪大了,气力有些下降,让小孩挣扎的声音传了出来,但手法和姿势很是老练。
左手捂着小孩的嘴不让出声,右手从小孩的腋下穿过,揽住身体,拖抱着小孩往里面走。
“妈的,原来是人贩子。”
“看来这种行当哪都有啊?我还寻思就我老家那有呢。”孔良犯起了嘀咕。
虽然第一次亲眼目睹拐卖孩子的犯罪现场,有些生气,但还不至于失去理智。
直接冲上去救人固然简单,但这样只能抓住一个小喽啰,背后的团伙很可能会迅速转移。
孔良更想看看这人背后团伙有几人,毕竟这事必须有团伙,要不然一个中年妇女抱着小孩能跑哪去。
就这样,女人快速连拖带抱的把孩子带到巷口,巷口的拐角处有个贴着黑膜的面包车,车上迅速跳出个壮汉,下车接过孩子回车上。
面板车在前面开,孔良从后面跟着。
一直到了一个小区才停下,面板车停下,一个壮汉和一个妇女抱着一个睡着的小孩进了单元门。
孔良打量了一下四周,有些气笑了。
妈的,这群人贩子还挺狂,人不藏到郊区野外了,都流行居民小区了,也不怕被邻居举报?
看这周围的环境也不差,楼大概是近20年以内盖的多层,总共有七层。
有了具体位置,孔良很快就跟了进去。
果不其然,他们是在一层和地下室居住。
也是,一楼大多是杂物间或单隔出来的单间,平时也没人会去看,有的人租在一楼,就算死了,尸体发臭都不会有人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