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观星之眼

“观星者”……回应了?!

第二份情报则来自对“方舟”残余势力的艰难追踪。迹象表明,在“熔炉核心”计划失败后,“方舟”的核心成员活动变得更加隐秘和分散。但他们并非偃旗息鼓,而是将资源集中投向几个方向:加大对“灵韵”基础理论(尤其是意识与能量转换临界点)的研究,疯狂搜罗天文学、量子物理和……考古学(尤其是关于远古神话和异常地质遗迹)的顶尖学者。

“他们还没有放弃,”鹰眼分析道,“他们在寻找别的路径,要么是更高效地利用‘灵韵’,要么是寻找其他与‘播种者’或‘观星者’联系的方式。那些神话和遗迹里,可能藏着我们不知道的线索。”

阿南将这两份情报与当前的局势结合,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逐渐清晰:“方舟”像是一群疯狂的赌徒,在赌桌(地球)上输掉一局后,不仅没有收手,反而将赌注押向了更危险的领域——试图直接与牌桌之外的、深不可测的庄家(观星者/播种者)建立联系,甚至可能想利用整个人类文明作为筹码!

而他们“逆蝶”小组,则在无意间,为地球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个基于理解与共生的、缓慢但可能更可持续的进化方向。但他们也因此提前将地球暴露在了“观星者”的视野中。

“我们成了人类文明的‘面试官’之一,”林晚星轻声说,带着一丝苦涩,“而‘方舟’是另一个,可能更激进、更危险的‘面试官’。”

“观星者”会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是欣赏“逆蝶”所代表的、试图与星球和谐共存的萌芽,还是青睐“方舟”所展现的、极具侵略性和技术爆发力的潜能?或者……对它们而言,这根本无关善恶,只是两种不同的、可供观察的“实验变量”?

压力前所未有。他们不仅要应对“方舟”在地球上的疯狂,还要在星际尺度上,为人类文明的未来争取一个不被“清理”或“格式化”的机会。

小主,

阿南再次调出陈静的星图模型,看着那个作为“奇点”的坐标。

“我们需要更主动一点,”他下定了决心,“不能只是被动等待评估。我们要尝试理解‘观星者’,至少要弄清楚,它们的‘评估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