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鬼地方,连最基础的术法都可能变成自杀的武器。
林燚彻底明白了,在这里,力量的控制远比力量的强弱更重要。
面对如此绝境,林燚的潜力被逼了出来,开始了艰难的进化。
技巧上,做出了彻底的改变。
放弃了所有华而不实、范围过大的术法,将全部精力专注于 “凝练” 二字。流火指成了最主要的探路和防御手段。
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将每一丝火焰灵力都极度压缩。
使其化为一道凝实如钢针、光芒内敛的淡金细丝,穿透风雪时,与乱流的接触面降到最低,稳定性与穿透力反而比在外界时更胜一筹。
这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穿针引线,是对心神和控制力的极致考验。
阵法应用上,帐篷外那摇摇欲坠的防护阵被彻底改良。
结合焚天诀中关于能量稳定结构的深奥知识,重新刻画了阵纹。
新阵法范围更小,仅能勉强护住帐篷,但其结构更加稳固,如同激流中的礁石,更能抵抗乱流的冲击。
甚至开始尝试在两次乱流侵袭的短暂间隙,主动运转功法,感受并适应那种狂暴的能量波动,借此锻炼自己对灵力的绝对掌控力,过程凶险,却效果显着。
方向判断则回归了最原始的方法。
每当“永夜白光”短暂歇息,夜空露出真容时,林燚便拼命回忆典籍中记载的星图,通过星辰方位艰难定位。
观察背风处雪层的堆积形态,感受风向的细微变化,综合一切蛛丝马迹,在脑海中勾勒前进的路线。
进度缓慢得令人发指,往往跋涉一天,回头仍能看到昨日扎营的那块怪石。
意志的考验随之而来。
极致的孤独感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内心。举目四望,除了白,便是死寂。
方向的迷失,前路的未知,以及时刻紧绷的神经,都化作了沉重的焦虑。有几个瞬间,甚至产生过“放弃吧,回头也许还来得及”的念头。
但每当此时,脑海中便会浮现李慕瑶苏醒后那空洞的眼神与无声滑落的泪水,想起离火尊者将灵宠袋交给他时那沉重的嘱托。
焚天诀那霸道、不屈的意志仿佛也在他血脉中燃烧,与这片天地进行着无声的抗争。
林燚的道心,在这日复一日的磨砺中,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被淬炼得更加坚韧、纯粹。
在第七日,一场罕见的强烈元磁风暴过后,他在一处冰崖下,发现了一个被半掩埋的临时营地遗迹。
几根断裂的帐篷支架,一个锈蚀不堪的铁壶,以及一具蜷缩着、被晶莹冰层彻底覆盖的骸骨。
骸骨保持着向前爬行的姿势,手指深深抠进冰里,仿佛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渴望生机。
林燚沉默地站在骸骨前,寒风卷起雪沫,拍打在他脸上。
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凉和更深的警醒。
这不知名的前辈,用他的结局无声地告诫着后来者:北境,从不宽容任何疏忽与弱小。
林燚对着骸骨微微躬身,随后更加坚定地抬起头,望向那永恒冰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