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东宫暗流

李公公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来,语气愈发恳切:“大人过虑了!殿下只是私人请教,并非公务。此书亦非东宫正本,乃是殿下私下誊录的副本,旁人无从知晓。殿下常言,杨先生学问渊博,见解独到,虽暂不能朝夕请教,然心中仰慕之情,未尝稍减。还请大人念在往日情分,略施笔墨,以慰殿下渴慕之心。”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若再推辞,便显得不近人情,甚至可能彻底寒了太子的心。杨士奇暗叹一声,知道这卷书无论如何是推脱不掉了。他伸手接过书卷,触手微沉。

“既如此,臣便僭越了。请公公回复殿下,臣稍后批注完毕,便托人送回东宫。”

李公公顿时眉开眼笑,连连躬身:“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殿下定然欣喜!奴婢这便回去复命!”

送走李公公,杨士奇闩好房门,回到书案前。他并未立刻打开书卷,而是静静坐了半晌,确认外面再无动静,这才小心地解开绫子,展开书卷。

书卷确实是《大学衍义》的抄本,上面有他熟悉的朱笔批注。他快速浏览着,目光最终停留在关于“君子慎独”那一段的旁边。太子的“疑惑”并非空穴来风,在旁边空白处,用另一种稍显稚嫩笨拙的笔迹(显然是太子亲笔),写着一行小字:“慎独之要,在诚其意。然若独处危局,内外交困,奸佞环伺,当何以自处?何以存身?何以待时?”

这哪里是询问经义?这分明是太子在向他倾诉身处逆境、被汉王党羽步步紧逼的困境与恐慌!是在向他请教应对之策!

杨士奇的心猛地一沉。太子处境之艰难,看来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汉王的咄咄逼人,陛下的暧昧态度,已让这位本就性格仁弱的储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到了需要向一个被“冷藏”的旧臣暗中求助的地步。

他提起笔,蘸饱了墨,却久久未能落下。

该如何批注?鼓励太子强硬抗争?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加速其覆灭。劝太子一味隐忍退让?那又恐其心志彻底消沉,再无翻身之日。

他沉吟良久,目光落在“慎独”、“诚其意”这几个字上,心中渐渐有了计较。他不能直接献策,但可以借阐释经义,给予太子精神上的支持和方向上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