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了整整一夜,将京城的街巷铺成素白。杨士奇天未亮便起身,院中的积雪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的声响。他特意换上厚实的棉袍,系紧风领,这才踏着熹微的晨光向皇城走去。
东宫春坊内,炭火烧得正旺。太子朱高炽披着貂裘,坐在暖榻上,面前堆着厚厚一摞奏疏。见杨士奇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
先生来了。太子的声音带着疲惫,昨夜户部送来北征粮草调度细则,兵部又有关于京营布防的条陈,看得孤头昏脑涨。
杨士奇行礼后,在太子下首坐下。内侍奉上热茶,氤氲的水汽暂时驱散了寒意。
殿下且放宽心。杨士奇接过奏疏,快速浏览着,粮草调度有夏尚书坐镇,京营布防已成惯例。倒是...
他抽出一份来自都察院的奏报,眉头微皱:监察御史弹劾汉王府长史擅自征用民夫,修缮王府别院。
太子叹了口气:二弟刚吃了败仗,底下人就这般不知收敛。
正是如此,才更需谨慎。杨士奇将奏报放在一旁,此事可暂压一压。待陛下北伐有了眉目,再行处置不迟。
太子会意地点头:就依先生。
说话间,杨溥也到了。三人围着炭火,开始梳理今日要务。
漕运乃是命脉。杨溥指着户部文书道,周忱已奉命北上督粮,但运河多处封冻,需加派民夫破冰。
可从京畿抽调五千民夫。杨士奇提笔在纸上记下,但要严令地方,不得耽误春耕。
兵部请调三大营精锐随驾,太子拿起另一份文书,京畿防务空虚,此事...
不可尽数调走。杨士奇摇头,五军营可随征,三千营与神机营需留驻京师。此事臣会与成国公商议。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内侍匆匆进来禀报:殿下,汉王府送来急信,说是...说是汉王殿下旧伤复发,请求回京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