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月球背面的“广寒宫”船坞中流逝,星辰为灯,陨尘作伴。林凡彻底沉浸在他的“造船大业”之中,不知岁月流转。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后续的建造过程变得愈发顺畅。神识分化操控愈发纯熟,真火熔炼掌控愈发精微,阵法刻画几乎形成了肌肉记忆。那几具简陋的工程傀儡也被他不断改进,虽然依旧笨拙,但已能承担更多重复性的搬运和基础拼接工作。
整个工坊如同一台逐渐磨合到最佳状态的精密仪器,在林凡这个核心“主机”的统筹下,高效而稳定地运转。
原材料从月球地表和地球深海源源不断地运来,经过一道道工序,最终化为一艘艘流线型、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星际飞船。
当第三艘星穹舟的最后一处阵法符文被点亮,悬浮于工坊之中,与它的两位“兄长”并列时,林凡才从那种忘我的状态中缓缓退出。
他站在工坊中央,看着眼前这三艘几乎一模一样的暗银色飞船,一股巨大的成就感与豪情油然而生。
历时半年,算上他自己的座驾,他已然拥有了一支由四艘星穹舟组成的、微小却完整的“星际舰队”!
每一艘,都凝聚着他的心血,蕴含着堪比筑基后期修士的防御与机动能力,以及短程星际跃迁的可能。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须弥芥子环的内部空间虽然广阔,但想要同时容纳三艘长达数米的星穹舟,依旧显得捉襟见肘,强行塞入可能会引起空间扰动甚至损坏物品。
如何将这三艘“商品”运往火星赌城?
林凡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既然装不下,那便拖着走!”
一个简单却大胆的方案在他脑中形成。他立刻动手,以月炼钢混合元磁重石,炼制了数条极其坚固、且能微弱传导神识信号的牵引索。他将牵引索的一端牢牢固定在第一艘星穹舟(他的座驾)的强化结构点上,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另外三艘飞船的艏部。
随后,他精心调整了领头飞船的“元磁归墟阵”和“幻海蜃楼阵”,将其作用范围扩大到足以将后面三艘飞船也勉强笼罩其中,实现编队隐匿。虽然效果会比单舰时差上不少,但胜在整体性。
“出发!”
林凡进入领头飞船,神识如同无形的网络,同时连接四艘飞船的控制核心。引擎启动,幽蓝色的粒子流喷吐,庞大的牵引力通过索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