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由李德明担任,孙和任副连长,基本保留了原有骨干架构,仅纳入我军编制体系。
傍晚时分,休息片刻的吴效瑾前来寻苏墨。
此时,苏墨正伏案研究作战地图,仔细分析敌我兵力部署。
就在今日,楚云飞率领的358团已悄然进驻独立营防区边缘。
其主力钱伯钧所率第一营,更是逼近新中村根据地,距离不足二十公里。
这般举动,令苏墨颇感费解。
莫非358团是冲着我们来的?有意监视我部?
这番操作实在耐人寻味……凭一个小小的358团,真能与独立营抗衡?
若真动起手来,苏墨有信心一战将其吞下。
楚云飞此人倒也磊落,可他手下这支部队,在苏墨眼中实在算不得劲旅。
“楚云飞到底想干什么?”苏墨低声自语,“我已提醒他提防钱伯钧,如今反倒把钱伯钧的主力送到我眼皮底下,难不成真要我动手收拾他?”
望着地图上钱伯钧一营的位置,苏墨心头竟泛起一丝心动。
作为358团的王牌加强营,钱伯钧部的装备确实不俗。
倘若此人真有异心,那自己不妨顺势而为,一举吃掉这股力量。
正思索间,萧雅推门而入:“团长,抗战日报的记者吴效瑾求见。”
苏墨一怔,随即道:“请她进来。”
“好。”
不多时,吴效瑾步入屋内,走到苏墨面前,恭敬说道:“苏副团长……我想跟您预约一次专访,不知您何时方便?”
如今苏墨身兼双职,既是独立营营长,又是新一团副团长,称呼上无论叫营长还是副团长皆无不可。
他自己也不拘小节,旁人怎么称呼都行。
吴效瑾此番前来,正是为了争取一次深入采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