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你就是天命之人

她轻轻摇头,正色道:“那日大祭之时,将士英灵显化,该如何解释?”

“不过是南风一起,人心浮动罢了。”

王炅眸光微闪。

“不。”

吕绮玲语气坚定:“我本不信鬼神,但人死之后,执念未散,或能穿越岁月,抵达所愿之地。

是你唤醒了他们的意念,所以他们回来了。”

“执念么……”

王炅心头微动,默然片刻。

“也许真是如此。”

张鲁的归附,汉中的和平接管,

让军议司不得不重新调整对荆州的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大蜻借五斗米道方士在英烈碑前诵经之举,使得“英灵归来”之说迅速传遍民间。

年关将近。

这一年,大蜻愈发兴旺。

临近岁末,会稽郡的修路工程也暂时停工,允许民夫就地过年。

工部与户部调拨大量酒肉粮食,送往当地,保障百姓过节所需。

建安五年,正月十五。

北方战事尚未爆发,

荆州州牧刘表却率先动作——从荆南四郡抽调两万兵力,进驻长沙,防备大蜻南下。

同月,刘表命刘磐镇守攸县,并联合武陵蛮族首领共守要地。

交州既已归附大蜻,若启战端,驻扎于交州的第六军团必将西进,直扑荆南四郡,担当前锋主力。

二月中旬,

一封讨伐檄文如惊雷般响彻天下。

袁绍命陈琳执笔,撰《为袁绍檄豫州文》。

此文辞采飞扬,气势磅礴,顷刻间传遍九州,士林争相抄阅。

相较之下,大蜻辑报的简白直述,反倒被讥为粗鄙不堪。

大蜻府,军议司大堂内。

荀攸手持檄文,朗声念道:“左将军、豫州刺史兼领郡国守相……即日起,幽、并、青、冀四州联军齐发,文书至荆州,即刻整备兵马……咸使知圣朝有危急之困,如律令!”

“嗯?”

贾诩皱眉,“这种文章也值得追捧?”

“这就配称天下名篇,士人奉若圭臬?”

鲁肃、陈宫等人面面相觑,颇感不解。

“呵呵。”

刘晔笑着摇头:“不过是一篇骂曹的文章罢了,竟引得天下传颂,还嘲讽我等出身草莽,说大蜻辑报俗不可耐。”

“哈哈!”

荀攸忍不住大笑:“怕是这些人每月只见一次大蜻辑报,文字太素,眼睛都养刁了,突然看见一篇骈俪华章,便当成稀世珍宝了!”

刘晔无奈叹息:“我礼部办辑报,本就是为了百姓看得懂啊。”

“行了。”

王炅抬眼开口:“司天监刚送来密报——曹操上表朝廷,授马腾为前将军,封槐里侯,命其率西凉铁骑屯驻河东,目的正是牵制袁绍在并州的兵力布置。”

“朝廷名分之力啊。”

荀攸等人不禁叹惋。

倘若曹操手中无天子,这一仗,恐怕还未开打便已败局注定。

因为他根本指挥不动马腾,更别提统率那支威名赫赫的西凉骑兵了。

“咕咚。”

王炅轻啜一口茶,语气平淡:“张鲁,徐盛已经返回汉中,正在整顿军队。

看来这家伙是真的打算投靠大蜻了。”

………·………

荀攸慢悠悠开口:“毕竟,主公在道门之中可是天命所归之人。”

“咳——”

王炅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哭笑不得地摆手:“这话听听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