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以退为进,血书陈情

她先认罪,将“疯癫”、“作死”等行为归结为“德行有亏”,承认自己引发了流言,姿态卑微,让人挑不出错处。

“尤以秋狩之事,虽蒙陛下圣明,鉴妾护驾微忱,然外界疑窦丛生,蜚语难绝。妾每思及此,五内俱焚,夙夜忧叹。想陛下英明神武,乃天下之主,万民所系,岂可因妾一介微末之身,而令圣誉蒙尘,令朝纲不稳,令天下臣民心生疑虑?此妾之罪,尤甚于前!”

笔锋一转,提及秋狩护驾。她不说自己有功,反而强调此事给皇帝带来了麻烦,引发了朝堂动荡,将“护驾”之功巧妙转化为“拖累”之过,言辞“恳切”,仿佛真心实意为君王着想。

“妾闻之,古之贤妃,皆以德辅君,以静安国。今妾既无贤德,又招非议,若再贪恋宫闱荣华,罔顾大局,岂非陷陛下于不义,置江山于险境?此等罪孽,妾虽万死,亦难辞其咎!”

引经据典,将自己与“贤妃”对比,进一步坐实自己“德不配位”,并上升到“陷君于不义,置江山于险境”的高度,字字诛心,却也显得“深明大义”。

写到此处,她笔尖微颤,一滴墨汁险些滴落。她稳住心神,继续写道,语气愈发“悲凉”与“决绝”:

“伏惟陛下,圣心独运,乾坤在握。妾不敢奢求陛下宽宥,唯愿陛下,念在天下苍生,念在列祖列宗艰难创业,割舍私情,准妾所请:褫夺妾贵妃封号,废为庶人,逐出宫廷。”

终于,点明了核心诉求——自请废黜!

“妾愿择一深山古观,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每日诵经祈福,不为己身,唯愿上苍庇佑陛下龙体康健,圣寿无疆;庇佑我大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此残躯,赎己罪孽,或可稍息天怒人怨,略安朝野臣民之心。”

离宫修道!她不仅请求离开,还为自己安排了“归宿”——青灯古佛,诵经祈福,为陛下和国朝祈福。这姿态,悲情而“无私”,将一个“罪己”、“为国”的弱女子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最后,她笔锋用力,几乎是倾注了此刻所有复杂的心绪,写下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