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条件
空间布局:子与午需分布于年柱、时柱或日柱周围,形成“包藏”之势。例如:
年柱子、时柱午,或年柱午、时柱子。
两子两午交替出现(如子午子午、午子午子)。
五行平衡:
天干需透出丙丁火(午中藏干)或壬癸水(子中藏干),强化水火对冲。
避免“盖头截脚”(如戊子、壬午),即天干克地支导致五行失衡。
神煞配合:需见天乙贵人、将星等吉神,忌羊刃、空亡等凶煞。
2. 典型案例
乾造:壬午、壬子、戊午、壬子(两午两子):
戊土生于子月,财星旺盛,日坐阳刃(午)调候,形成“财格佩印”,水火既济,主大贵。
乾造:丙午、庚子、壬午、庚子(两午两子):
壬水生于子月,阳刃格,地支子午双包,大运行南方火地,晚年显贵。
三、核心逻辑与能量转化
1. 阴阳制衡机制
子水阴寒:象征智慧与谋略。
午火阳炎:象征行动力与权威。
二者对冲形成“刚柔相济”的能量场。
动态平衡:子水克午火(水克火),午火生子土(火生土),土又克子水(土克水),形成循环制衡。
2. 时空能量共振
月令主导:若月令为火(午月),需子水调候。
若月令为水(子月),需午火暖局。
大运引动:
行木火运(助午)或水运(助子)可激活格局能量,行土运(克水)或金运(生水)需谨慎。
3. 帝王将相之兆
子为帝座:象征权力中枢,命主易在政治、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午为端门:象征决策核心,命主擅长把握机遇,具有领袖气质。
四、吉凶特征与命运层次
1. 吉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