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丙戊”:丙火制杀、戊土破印,调和杀印相生的结构,形成“财官相生”的贵格。
原文:
乙酉、丙子,丞相。癸未、癸亥,王廷,左都。己巳、壬申,通判。癸亥、甲寅,孙承宗,探花,督师,阁部。甲戌、戊辰,举人。
译文:
乙酉年丙子月出生者,官至丞相;癸未年癸亥月出生者,如王廷,官至左都御史;己巳年壬申月出生者,任通判;癸亥年甲寅月出生者,如孙承宗,为探花出身,官至督师、阁部(内阁大学士);甲戌年戊辰月出生者,为举人。
注解:
“左都御史”:明清都察院最高长官,正二品。
“通判”:明清州府副职,正六品。
“探花”:科举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案例中乙酉(金)、丙子(水火)组合,水火既济,贵至丞相;孙承宗命局中癸亥(水水)、甲寅(木木),印星生身,火运制杀,成就文臣武将之贵。
原文:
甲午日壬申时,申子辰月,改姓更宗,敦厚之命。午月,贵。一云:高。
译文:
甲午日壬申时,若出生在申、子、辰月(水旺),需通过改姓或过继改变命运,为人敦厚朴实。
若出生在午月(火旺),则显贵。
另一种说法认为此命主地位崇高。
注解:
“改姓更宗”:因水旺克火(午火为日主之根),需借助外力(如过继)化解。
“午月”:午火为甲木的死地,但火旺制金,反成“伤官驾杀”的贵格。
原文:
乙卯、壬午,光禄卿。戊戌、甲寅,府判。甲辰、戊辰,举人。壬申、丙午,丞相。
译文:
乙卯年壬午月出生者,任光禄卿;戊戌年甲寅月出生者,任府判;甲辰年戊辰月出生者,为举人;壬申年丙午月出生者,官至丞相。
注解:
“光禄卿”:光禄寺长官,掌管宫廷膳食,从三品。
“府判”:明清府同知的别称,正五品。
壬申(金水)、丙午(火火)组合,火制金水,形成“伤官制杀”的贵格,故贵至丞相。
原文:
甲申日壬申时,寅月身煞两停,卯月以刃合煞,俱贵。子辰年月以煞化印,巳午火月,七煞有制,俱吉。最怕煞旺身弱,大凶。一云:离乡发福。
译文:
甲申日壬申时,出生在寅月(木旺),日主与七杀力量均衡;出生在卯月(木旺),卯申暗合(卯为羊刃,申为七杀),均可显贵。
若出生在子、辰年月(水旺),七杀化为印星;出生在巳、午月(火旺),七杀被火制伏,均为吉局。
最怕七杀强旺而日主衰弱,大凶。另一种说法认为此命主离乡发展更易发达。
注解:
“身煞两停”:寅月木旺,申中庚金得令,日主与七杀力量均衡。
“以刃合煞”:卯为甲木羊刃,卯申暗合,化杀为权。
“离乡发福”:申为驿马,主奔波,异地发展可化解本地不利因素。
原文:
庚申、戊子,进士。己丑、丁丑,评事。乙巳、戊寅,平章。庚午、辛巳,丞相。丁酉、癸卯,贵。庚寅、庚辰,富。庚申、甲申,盗。丁亥、壬子,杀。辛巳、庚子,曾樱,尚书。
译文:
庚申年戊子月出生者,为进士;己丑年丁丑月出生者,任评事;乙巳年戊寅月出生者,任平章;庚午年辛巳月出生者,官至丞相;丁酉年癸卯月出生者,显贵;庚寅年庚辰月出生者,富有;庚申年甲申月出生者,沦为盗贼;丁亥年壬子月出生者,因凶杀致祸;辛巳年庚子月出生者,如曾樱,官至尚书。
注解:
“评事”:明清大理寺属官,正七品。
“平章”:唐代宰相职衔,此处泛指高官。
“曾樱”:明末官员,官至吏部尚书,案例中辛巳(金火)、庚子(金水)组合,火制金水,贵气有成。
“盗”“杀”案例因七杀无制、身弱受克,导致凶局。
原文:
甲戌日壬申时,辰戌丑未月,衣锦有成,亥月学堂,寅月建禄,俱贵。午酉月寿促,不然贫贱。
译文:
甲戌日壬申时,出生在辰、戌、丑、未月(土旺),可衣锦还乡、成就富贵;出生在亥月(水旺),为学堂(文星)入命,主学业有成;出生在寅月(木旺),为建禄格,均显贵。
若出生在午、酉月(火金相克),则寿命短促或贫贱。
注解:
“学堂”:亥为甲木的学堂,主聪明好学、文采出众。
“建禄”:寅为甲木的临官位,身强可担财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午酉月”:午火克酉金,金火相战,导致五行失衡,故凶。
原文:
壬申、辛亥,丞相。己已、戊辰,同知,遣戍。己丑、甲戌,大贵。
译文:
壬申年辛亥月出生者,官至丞相;己巳年戊辰月出生者,任同知但遭贬谪戍边;己丑年甲戌月出生者,大贵。
注解:
“同知”:明清知府副职,正五品。
“遣戍”:因命局中火土过旺克水,导致仕途波折。
己丑(土土)、甲戌(木土)组合,土旺生金,杀印相生,故大贵。
原文:
梦中得禄局,觉后没思量。更有刑空克,平生心事忙。
甲日时逢喜遇申,偏官偏印怕刑冲。
欲求名利终难定,有救须教运气通。
甲日时逢壬申,倒食暗鬼相侵。生逢身旺主昌荣,身弱性情不定。
雁侣六亲少力,谋为自立自成。运行吉地显声名,运弱平常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