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乙日癸未时断

原文:

六乙日生时癸未,入墓之中遇倒伤;

马劣财微食见克,一生衣禄主平常。

译文:

六乙日出生在癸未时,乙木处于未土墓库之中,遭遇倒食(偏印)伤害。

驿马无力、财星微弱、食神被克制,一生衣禄平常。

注解:

“入墓”指未土为乙木的墓库,象征乙木力量受困。

“倒伤”即“枭神夺食”,癸水(偏印)克制未中丁火(食神),主财运受阻、思想矛盾。

“马劣”指驿马(寅申巳亥)无力,主外出发展不利;“财微”因食神被克,财源不足。

原文:

乙日癸未时,乙以癸为倒食,未中丁火食神,己土偏财破癸,癸倒未中丁火之食,平常衣禄。通土气月则吉。

译文:

乙日癸未时出生,乙木以癸水为倒食(偏印),未土中藏丁火食神、己土偏财,己土偏财能克制癸水,而癸水则克制未中的丁火食神,故衣禄平常。

若出生月份(月令)通土气(辰戌丑未月),则吉祥。

注解:

“倒食”即偏印,因偏印克食神,故称“倒食”。

“己土偏财破癸”指未中己土(财星)可制伏癸水(偏印),化解“枭神夺食”之凶。

“通土气月”指月令为辰戌丑未(土旺),财星得令,强化制伏偏印的力量,转凶为吉。

原文:

乙丑日癸未时,凶刑孤独,年月通土气,吉。一云:始杂后纯。

译文:

乙丑日癸未时出生,主凶灾刑伤、孤独无依,若年月通土气(辰戌丑未),则吉祥。

另一种说法是:早年运势混杂,晚年渐趋纯粹(吉祥)。

注解:

“丑未相冲”丑未为土库相冲,加剧土气躁动,若无土气疏通,主孤克刑伤。

“年月通土气”指年月地支为辰戌丑未,土旺制伏癸水(偏印),护持食神(丁火),故吉。

“始杂后纯”指早年受偏印干扰,晚年财星得势,运势转佳。

原文:

甲戌、丁卯,参政。丁未、辛亥,明天启后。

译文:

甲戌年丁卯月生,任参政。

丁未年辛亥月生,在明朝天启年间以后(运势变化)。

注解:

“参政”为布政使司副职,从三品,掌一省行政。

“明天启后”指天启(1621-1627)年间后,结合命理中“始杂后纯”,暗示后期运势转佳。

原文:

乙卯日癸未时,改祖离亲,就妻为家。午未年月,贵。春尤贵。

译文:

乙卯日癸未时出生,会改变祖业、离开亲人,依靠妻子成家。

午未年或午未月出生,主显贵。

春季(寅卯月)出生尤为显贵。

注解:

“改祖离亲”因卯未半合木局,身强需向外发展,故离乡另立。

“就妻为家”指依赖配偶家族支持立足。

“午未年月”火土旺(食神生财),化解“枭神夺食”,成“食神生财”格,主贵;春季木旺身强,更能任财官,故尤贵。

原文:

乙卯、戊寅,许论,尚书。丙申、辛卯,太师。

译文:

乙卯年戊寅月生,许论,官至尚书。

丙申年辛卯月生,官至太师。

注解:

“尚书”为六部主官,正二品,掌全国政务。

“太师”为三公之首,正一品,多为荣誉衔,位极人臣。

“乙卯、戊寅”寅卯木旺身强,戊土(财星)制伏癸水(偏印),成贵格。

原文:

乙巳日癸未时,不贵则富,先难后易。纯午,三品贵。辰戌丑月,俱吉。

译文:

乙巳日癸未时出生,即使不显贵也会富有,早年艰难,晚年顺遂。

地支纯午(火旺),可至三品官职。

辰戌丑月(土旺)出生,均吉祥。

注解:

“先难后易”早年受“枭神夺食”影响,晚年财星得势(土运),运势转顺。

“纯午”午火为丁火禄地,食神旺盛生财,制伏偏印,成“食神生财”格,主贵。

“辰戌丑月”土旺财星制印,化解不利,故吉。

原文:

戊辰、戊午,宪副。庚子、庚辰,进士。癸丑、壬戌,进士。丁丑、庚戌,高仪,大学士。一百户,命同。

译文:

戊辰年戊午月生,任宪副。

庚子年庚辰月生,为进士。

癸丑年壬戌月生,为进士。

丁丑年庚戌月生,高仪,官至大学士。

有一位百户,命局与此相同。

注解:

“宪副”即按察副使,正四品,掌司法监察。

“大学士”为内阁重臣,正一品,掌机要政务。

“百户”为明代军职,正六品,虽职位低但命局同贵格,说明运势受后天因素影响。

原文:

乙未日癸未时,春身旺刑伤。秋官煞旺,科名有分。冬安稳,夏平常。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