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壬寅,翟銮,阁老。丁巳、甲辰,平章。乙未、己卯,州牧。癸酉、辛酉,海瑞,举人,南总宪,以清直着,无子。己卯、戊辰,都督。癸酉、甲子,举人。
译文:
丁酉年壬寅月生,翟銮,官至阁老。
丁巳年甲辰月生,任平章。
乙未年己卯月生,任州牧。
癸酉年辛酉月生,海瑞,举人,官至南总宪,以清廉正直着称,没有子女。
己卯年戊辰月生,任都督。
癸酉年甲子月生,为举人。
注解:
“平章”为元代宰相职,此处泛指高官。
“州牧”为一州行政长官,明清称知州。
“南总宪”指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监察,正二品。
“都督”为军事长官,明代为正一品。
原文:
乙未日丁亥时贵,子亥年月,公侯。春生行西运,郎官。酉,孤贵。年月木火,主发高科。水土金与日干合化有用者,俱吉。
译文:
乙未日丁亥时出生,显贵。
子亥年月(水旺),主公侯之贵。
春季(木旺)出生行西方运(金),主郎官。
酉月(金旺)出生,主孤独中显贵。
年月木火(寅卯巳午),主科举高中。
水土金与日干合化且有用,都吉祥。
注解:
“公侯”为古代爵位,公为一等,侯为二等。
“郎官”指六部郎中、员外郎,五品以下。
“发高科”指科举考试成绩优异,如进士、状元。
“合化有用”指乙庚合化金、丁壬合化木等,合化后增强格局贵气。
原文:
庚戌、己丑,黄佐,翰林。壬寅、丙午,王文焯,状元。癸未、乙丑,李价,吏部。戊午、癸亥,尹相,给事。庚子、戊寅,张书,给事。乙亥、丁亥,侯伯。庚子、戊寅,举人。壬申、癸卯,举人。壬申、壬子,内官。
译文:
庚戌年己丑月生,黄佐,任翰林。
壬寅年丙午月生,王文焯,为状元。
癸未年乙丑月生,李价,任职吏部。
戊午年癸亥月生,尹相,任给事。
庚子年戊寅月生,张书,任给事。
乙亥年丁亥月生,封侯伯。
庚子年戊寅月生,为举人。
壬申年癸卯月生,为举人。
壬申年壬子月生,为内官。
注解:
“翰林”指翰林院官员,掌修史、起草文书,清贵之职。
“吏部”为六部之首,掌官员选拔任免。
“给事”即给事中,掌监察六部,正七品。
“侯伯”为爵位,侯为二等,伯为三等。
“内官”指宦官,明代宦官可掌司礼监等要职。
原文:
乙酉日丁亥时,月通金局,行水运,大贵。通木气发达,土气称意。
译文:
乙酉日丁亥时出生,月令通金局(巳酉丑),行水运(亥子),主大贵。
月令通木气(寅卯),主发达;通土气(辰戌丑未),主称心如意。
注解:
“月通金局”金旺为杀,行水运(印星)化杀,成“杀印相生”格,故大贵。
“通木气”木旺助身,任财杀,主发达;“通土气”土旺生金,财生官,主顺遂。
原文:
丙申、庚寅,尚书。丙辰、丁酉,宪副。癸未、己未,进士。甲子、壬申,进士。癸未、乙卯,举人。辛丑、辛卯,先贵后刑。壬申、甲辰,刑垣。庚申、丙戌,杨述中,郧抚。癸巳、癸亥,由选贡,南部太守。
译文:
丙申年庚寅月生,官至尚书。
丙辰年丁酉月生,任宪副。
癸未年己未月生,为进士。
甲子年壬申月生,为进士。
癸未年乙卯月生,为举人。
辛丑年辛卯月生,先显贵后遭刑伤。
壬申年甲辰月生,任职刑垣。
庚申年丙戌月生,杨述中,任郧抚。
癸巳年癸亥月生,由选贡出身,任南部太守。
注解:
“宪副”即按察副使,正四品,掌司法。
“刑垣”指刑部或都察院刑科官员。
“郧抚”即郧阳巡抚,明代为管辖郧阳等地的巡抚。
“选贡”为明代科举取士方式之一,由地方选送优等生员入国子监。
原文:
乙亥日丁亥时,有财自刑。寅卯身旺,天干透财者富。辰丑行金火运,贵。亥子申,官印双清,更辅以财,大贵。
译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乙亥日丁亥时出生,有财星且自刑(亥亥自刑)。
寅卯月(木旺)自身强旺,天干透出财星(戊己),主富有。
辰丑月(土旺)行金火运(官杀、食神),主贵显。
亥子申月(水旺),官星与印星清透,再辅以财星,主大贵。
注解:
“自刑”指亥亥相刑,主内部矛盾,需五行调和。
“官印双清”指官星(金)与印星(水)纯净无杂,财星(土)生官,官生印,印生身,流通有情,故大贵。
原文:
丙午、己亥,尚书。戊子、壬戌,尚书。庚申、丙戌,张时彻,尚书。辛亥、庚子,少卿。乙丑、丁亥,太守。丙寅、丁酉,举人。乙卯、己卯,富。乙丑、丁亥,吴元,由东昌太守升副使,直谅。庚戌、戊子,富,多子,克五妻。己亥、丙寅,富。
译文:
丙午年己亥月生,官至尚书。
戊子年壬戌月生,官至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