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丙日戊子时断

忌己巳月,主凶死;己亥月,主自刑而死;癸丑月,主破祖业凶死。

注解:

“日印格”指丙辰日,辰为丙火印库,主聪明有学识。

“武贵”因戌月火土旺,身强任官煞,适合武职。

“三合会煞”指申子辰合水煞(官星),需木印化煞生身,方转凶为吉。

原文:

戊辰、癸亥,大参。乙酉、甲申,知县。癸酉、辛酉,学宪。

译文:

戊辰年癸亥月生,任大参。

乙酉年甲申月生,任知县。

癸酉年辛酉月生,任学宪。

注解:

“大参”即布政使司参政(从三品),辅佐布政使掌行政。

“知县”为县级行政长官(正七品)。

“学宪”即提督学政(正三品),掌一省教育科举。

原文:

丙午日戊子时,丙午为日刃格,要官煞制合。生辰戌丑未月,大富。亥卯未寅年月,大贵,申巳,文贵三品,武贵不永。纯子,为子午双包,贵格。忌丁巳月,恶死,丁亥月,自刑恶死,辛丑月,孤独。

译文:

丙午日戊子时出生,丙午为日刃格,需要官煞(水)制伏合化。

生于辰戌丑未月(土旺),主大富。

亥卯未寅年月(木旺),主大贵;申巳月(金火),文职三品显贵,武职难以长久。

地支纯子,为“子午双包”贵格。

忌丁巳月,主恶死;丁亥月,主自刑恶死;辛丑月,主孤独。

注解:

“日刃格”指丙午日,午为丙火阳刃,需官煞(水)制刃,成“官制刃”格则贵。

“子午双包”指地支纯子,与午火形成呼应,水火既济,为贵格。

“武贵不永”因申巳月金火相战,官煞制刃不稳,故武职难久。

原文:

己丑、辛未,颜子,亚圣。辛未、庚寅,国公。戊戌、己未,尚书。辛酉、丁酉,官生,太守。癸亥、乙卯,进士。

译文:

己丑年辛未月生,颜子,为亚圣。

辛未年庚寅月生,封国公。

戊戌年己未月生,官至尚书。

辛酉年丁酉月生,为官家子弟,任太守。

癸亥年乙卯月生,为进士。

注解:

“颜子”即颜回,孔子弟子,“亚圣”为尊称。

“国公”为古代爵位(超品),位在侯之上。

“太守”即知府(从四品),掌一府行政。

原文:

丙申日戊子时,巳午年月,行东北运,风宪。子月,行木火运,三品。丑七品,酉亥虽遇贵,反贱。忌癸巳月,中年刑,乙酉月,破败。

译文:

丙申日戊子时出生,巳午年月(火旺),行东北运(水木),主监察官。

子月(水旺),行木火运(印比),主三品官。

丑月(土旺),主七品官;酉亥月(金水生),虽遇贵气,反而低贱。

忌癸巳月,中年有刑伤;乙酉月,主破败。

注解:

“风宪”指监察御史、按察使等(正七品至三品)。

“东北运”指水木运,助官星与印星,成“官印相生”格。

“三品”如侍郎、布政使;“七品”如知县、翰林院编修。

原文:

戊午、甲子,郑岳,侍郎。戊辰、辛酉,解元。辛已、己亥,举人。辛已、丙申,举人。戊子、癸亥,举人。丁未、庚戌,御史。丁酉、壬子,一中州人,方九功,甲子、乙丑科,侍郎,戊子卒。一浙人,钟化民,己卯、庚辰科,宪副,甲午卒。

译文:

戊午年甲子月生,郑岳,任侍郎。

戊辰年辛酉月生,为解元。

辛巳年己亥月生,为举人。

辛巳年丙申月生,为举人。

戊子年癸亥月生,为举人。

丁未年庚戌月生,任御史。

丁酉年壬子月生,一位中州人方九功,为甲子、乙丑科进士,任侍郎,戊子年去世。

一位浙江人钟化民,为己卯、庚辰科进士,任宪副,甲午年去世。

注解:

“解元”为乡试第一名。

“宪副”即按察副使(正四品),辅佐按察使掌司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子、乙丑科”指科举录取年份,体现命局与科第的关联。

原文:

丙戌日戊子时,春生印绶,最吉。夏,身太旺,平常。秋,财旺身衰,有倚托则贵。纯酉年月,文进之贵。忌己亥月,死不全尸,癸丑月,贫夭。

译文:

丙戌日戊子时出生,春季(木旺)印绶旺盛,最吉祥。

夏季(火旺)自身太旺,平常。

秋季(金旺)财旺身衰,有依托(印星)则显贵。

年月纯酉(金旺),主文途显贵。

忌己亥月,主死不全尸;癸丑月,主贫困夭折。

注解:

“春生印绶”指春季木旺,印星生身,化官生财,故吉。

“有倚托”指秋金旺时,得木印生身,成“财生官、官生印”格,故贵。

“纯酉年月”指酉金财星旺,生官星,得印化,主文贵(如科举出身)。

原文:

癸未、乙卯,刘白川,尚书,丁丑年致仕。丙辰、己亥,御史。甲申、丙寅,大参。己丑、丙寅,布政。丁酉、壬子,烧死。

译文:

癸未年乙卯月生,刘白川,官至尚书,丁丑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