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丙戌、辛丑,蔡茂春,会元,官止副使。丁亥、辛亥,廉使。己未、甲戌,布政。癸巳、己丑,推官。丙子、丁酉,推官。甲戌、甲戌,郎中。甲辰、丙寅,例贡。戊申、乙卯,太守。丙寅、辛丑,凶死。
译文:
生于丙戌年辛丑月庚申日丙戌时的蔡茂春,考中会元(会试第一),官至副使。
生于丁亥年辛亥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任廉使(按察使)。
生于己未年甲戌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任布政使。
生于癸巳年己丑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任推官(司法官)。
生于丙子年丁酉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任推官。
生于甲戌年甲戌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任郎中。
生于甲辰年丙寅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为例贡(捐纳的贡生)。
生于戊申年乙卯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任太守。
生于丙寅年辛丑月庚申日丙戌时的人,死于非命。
注解:
案例中贵显者多因“身旺”:如蔡茂春辛丑年(金旺)、廉使丁亥年(水旺制火),均得身强任杀;凶死者因丙寅年(木旺生火),火克金无制,故遭横祸。官职差异(会元 vs 推官)源于行运助力不同,体现“贵格层次看行运”的理论。
原文:
庚戌日丙戌时,辰戌丑未月,印绶生助,吉。申子辰偏官有制,贵。月通金气,不透壬字行北运,贵。
译文:
庚戌日丙戌时出生者,生于辰戌丑未月(土旺),印绶(土)生助日主(庚金),主吉利。
生于申子辰月(水旺),偏官(丙火)被水克制,主显贵。
若出生月份能通金气(如申酉月),且天干不透壬水(避免伤官见官),再行北方运(亥子丑,水运),也能显贵。
注解:
“印绶生助”指土生金,增强日主力量,化解火克。
“偏官有制”指水克火,避免七杀攻身。
“月通金气”助身,“北运”制火,均符合“身强杀有制”的贵格逻辑。
“不透壬字”因壬水为伤官,透则伤官克官(丙火),破坏格局,故需避之。
原文:
甲辰、庚午,张甬川,尚书。甲申、丁卯,林熵,尚书。癸卯、甲子,金贲亨,宪副,道学,三子俱进士。丁未、丙午,府尹。丁亥、癸卯,都事。丙午、庚寅,进士。癸卯、丙辰,举人。庚戌、癸未,举人。壬寅、庚戌,方伯。壬辰、壬子,周世选,南兵部尚书。
译文:
生于甲辰年庚午月庚戌日丙戌时的张甬川,官至尚书。
生于甲申年丁卯月庚戌日丙戌时的林熵,官至尚书。
生于癸卯年甲子月庚戌日丙戌时的金贲亨,官至宪副(按察副使),精通理学,三个儿子均考中进士。
生于丁未年丙午月庚戌日丙戌时的人,任府尹。
生于丁亥年癸卯月庚戌日丙戌时的人,任都事。
生于丙午年庚寅月庚戌日丙戌时的人,考中进士。
生于癸卯年丙辰月庚戌日丙戌时的人,考中举人。
生于庚戌年癸未月庚戌日丙戌时的人,考中举人。
生于壬寅年庚戌月庚戌日丙戌时的人,任方伯(布政使)。
生于壬辰年壬子月庚戌日丙戌时的周世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注解:
案例均为庚戌日丙戌时的贵显者,核心是“印旺身强”或“杀有制”:如张甬川甲辰年(土旺)、林熵甲申年(金旺)、金贲亨癸卯年(水旺制火),均符合格局要求;金贲亨三子俱进士,体现“印旺生身”的福禄绵延特性,印证“吉格不仅主自身贵,也荫及子女”的命理观。
原文:
时上偏官局,身强最妙哉。秋生财乡旺,福禄自然来。
译文:
时柱为偏官(七杀)的格局,日主强旺是最佳状态。
若生于秋季(金旺),且财星(木)旺盛,福禄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注解:
此诗总结“时上偏官格”的核心:身强是前提,否则七杀攻身;秋季金旺助身,财星生杀,杀有制(印或食神),形成“财生杀、杀生印、印生身”的流通格局,故福禄自来。
原文:
戌时官库最为魁,丑戌相刑库自开。
初主中年无显达,没年晚景称心怀。
译文:
戌时(丙戌时)的火库(戌为火库)是格局中最关键的贵气来源,丑土与戌土相刑,能打开火库释放贵气。
这类命格早年、中年往往难以显贵,到了晚年,运势才会称心如意。
注解:
“官库”指戌土藏丙火(官杀),为贵气所藏。
“丑戌相刑”为“开库”之法,刑则土动,火气释放,官杀得用。
“初主中年无显达”因火库未开,贵气暗藏;晚年行火土运或遇丑土,库开则贵显,体现“晚发”的格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