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墙上,韩平凝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沉声下令:全体戒备!
这场守城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
虽然有了充足的粮草,但十六把锐器在数千守军面前实在是杯水车薪。
更致命的是,军中符箓、丹药严重短缺,许多受伤的将士得不到及时救治。
当最后一波妖兽被击退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残破的关墙上,映出一片惨淡的景象。
战后清点,阵亡二十八人,重伤五十,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帅帐内,气氛凝重。
小主,
韩平缓缓扫过众将,沉声道:阵亡二十八人...比上次少了近半。
公孙铭擦拭着剑上的血迹,难得地露出一丝欣慰:
若不是那十几把锐器,伤亡恐怕会更重。
陈家这次真是帮了大忙。
淳于丹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咧嘴笑道:
那些小子们拿着新兵器,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有个队长一刀就劈开了铁甲犀的硬皮,
要搁以前,非得三五个人合力不可!
诸葛明轻抚胡须,眼中闪着精光:
更重要的是,这些兵器造价低廉,可以大批量装备。
假以时日,我镇妖军的战力必将翻倍提升。
韩平望向关内方向,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温和:
传令,以本帅的名义给陈家送去谢礼。
另外,通知陈飞,铁矿之事已有眉目,让他尽快来商议。
虽然伤亡依旧令人心痛,但这一次,
将领们的眼中不再是以往的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
他们知道,有了陈家的帮助,地门关正在迎来转机。
而此时关墙上的士卒们,虽然疲惫不堪,
但将士们却吃着热腾腾的饭团,兴奋地交流着战斗心得。
这一战,他们看到了希望。
夜色渐深,地门关内依然灯火通明。
伙房里飘出阵阵米香,炊事兵们正在准备热腾腾的宵夜。
关墙一角,几个刚换防的士兵围坐在一起。
一个年轻士兵满足地喝着稀饭:能吃饱饭打仗,这感觉真好!
脸上带伤的老兵压低声音:
听说这些粮食和那批新兵器,都是陈家从地下坊市弄来的。
陈家不愧是本地大族,门路真广。
地下坊市?另一个士兵好奇地问,那不是见不得光的地方吗?
你懂什么!老兵瞪了他一眼,
正经渠道能弄来这么多好东西?
听说陈家为了这批货,把家底都掏空了。
校场另一边,李勇正在巡视。
听到士兵们的议论,他暗自点头。
这正是大帅想要的效果——
既提升士气,又不暴露玄钢的秘密。
这时,传令兵快步走来:李将军,大帅请您去帅帐议事。
帅帐内,韩平正与众将研究地图。
见李勇进来,他指着地图上一处标记:
这个露天铁矿距离地门关约五十里。
明日你带一队人马,护送陈家的人去实地勘察。
诸葛明补充道:记住,对外就说是在勘探新的防御工事地点。
铁矿之事,暂时不能走漏风声。
末将明白。李勇抱拳领命。
与此同时,陈家农庄内,陈飞正在工坊查看新一批锐器。
铁中棠汇报完改进成果后,陈飞交代道:
铁伯,地门关附近发现一处露天铁矿,
明日您带几个得力助手随李将军前去勘察。
铁中棠略显诧异:三少爷不亲自去?
陈飞笑道:采矿之事您比我在行。
我留在工坊继续改进冶炼工艺更重要。
他压低声音,记住,此行要保密,
对外就说是在帮镇妖军勘测地形。
铁中棠顿时会意:老奴明白。
第二日清晨,李勇带队来到农庄。
见到整装待发的铁中棠,他默契地点头:
铁师傅,这次要麻烦您帮忙勘测地形了。
铁中棠心中激荡,从来没有修士对凡人如此看重,急忙抱拳道:
将军客气,能为镇妖军效力是老奴的荣幸。
声音中带着颤抖。
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陈飞转身回到工坊。
傍晚时分,铁中棠返回农庄,兴奋地汇报:
三少爷,确实是好矿!开采也容易。
老奴已经规划了开采方案,可以借着修建防御工事的名义暗中进行。
陈飞满意地点头:就按您说的办。开采事宜全权交由您负责,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望着铁中棠离开的背影,陈飞补充一句:
“招募流民,优先拖家带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