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姐陈云

我负责在城中物色合适的铺面,探探风声;

你们继续完善这些菜品的口味,再琢磨些能撑场面的新菜式。”

暮色渐沉,炭火却愈发明亮,映照着三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

翌日清晨,陈云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小主,

她虽是女子,却素来果决,深知时机稍纵即逝的道理。

她径直寻到父亲陈长河,将昨日在农庄的见闻与开酒楼的设想细细道来。

末了,她神色凝重地补充道:

“父亲,家中现银已支撑不了太久,若再无稳定进项,

恐怕……就要动用到那些压箱底、不便变现的产业了。”

陈长河端坐于书房,指节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商场沉浮多年,他比谁都明白眼下困境的严重性。

片刻沉吟后,他眼中精光一闪,嘴角露出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

“云儿,莫急。”陈长河沉稳开口,“眼前正有一个绝佳的契机。

我陈家迁徙失利,人心动荡,确实给本地官绅添了不少麻烦。

明日恰是黄道吉日,为父便出面,广发请帖,

邀请唐知县、其余三大家族的主事之人,

以及城内有头有脸的几位乡绅富户。”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继续说道:“名义上嘛……

就说是我们陈家设宴,为近来诸多打扰,向大家聊表歉意,增进情谊。”

他转过身,看着女儿,语气笃定:“届时,

宴席上的主菜,便用飞儿鼓捣出来的烤鸭与那几样炒菜。

那般惊艳的味道,何须我们自卖自夸?

在座诸位的舌头,自会替我们宣扬!

这一宴,便要让它一炮而红,

为我们未来的酒楼,铺好这第一条康庄大道!”

陈云闻言,美眸中顿时绽放出明亮的光彩。

姜还是老的辣,父亲这一手“赔礼宴”,可谓是一举多得,

既全了礼数,堵了悠悠众口,

更巧妙地将新品推到了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那批客人面前。

第023章 陈家宴席

陈府书房内,烛火通明。

陈长河执笔凝神,在烫金请柬上一一写下受邀者的名讳。

唐知县自然位列首位,三大家族主事、城中乡绅名流,一个不落。

请柬措辞谦和得体,以“为日前迁徙引发的动荡致歉”为由,邀众人过府一聚。

这看似寻常的宴请,却在镇北县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府中为此忙碌起来。

陈云亲自挑选了三位基本功扎实的厨师前往农庄学艺,

自己则坐镇府中统筹宴席所需。

后厨旁的空地上,铁中棠带着徒弟们叮叮当当地砌着新烤炉,

按照农庄样式改造灶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石灰的清新气息。

而被派往农庄的三位厨师,初闻“炒菜”之说时尚存疑虑。

然而当他们亲眼目睹三少爷执铁锅示范,

食材在烈焰中翻飞,香气轰然迸发的场面时,顿时敛去了所有轻视。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点就通,不过半日已掌握颠锅要领,

甚至能举一反三尝试新搭配。

“妙啊!”

最年长的张师傅盯着锅中翻腾的肉片,眼中精光闪烁,

“这般猛火快攻,竟能将鲜味锁得如此完好。”

陈飞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禁感叹。

炒菜的关键在于炊具与理念,一旦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说,剩下的不过是广阔天地,任其驰骋。

接下来的半日,庄子里的铁匠、帮工、乃至几位轮休的驻守修士,都跟着大饱口福,

尝遍了诸如爆炒山珍、小炒肉等前所未见的美味,个个赞不绝口。

黄昏渐至,陈府门前车马渐稠。

陈长河一身锦袍,亲自立于府门之前,

与相继抵达的唐知县及各界名流一一见礼,

随后由管家引入花厅。

众人寒暄间不免暗自揣测:陈家这番举动,究竟所为何来?。

待宾客落座,陈长河举杯起身,面带愧色:

“诸位乡亲,前些时日犬子陈升蒙仙门垂青,

老夫一时欣喜,仓促间举家欲往石头城投亲,

未想竟引发镇北县物价波动,人心不安,实乃陈某之过。”

他环视满座宾客,语气诚恳:“今日特备薄宴,一则为表歉意,

二则近日偶得几种烹饪新法,所出菜肴别有风味,愿与诸位共享,聊表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