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筹备开荒

引水?王老伯先是一愣,随即摇头,

光靠肩挑手提,累死人也浇不了几亩地。不过......

他眼中闪过一丝希冀,若是真能让地里喝饱水,

小主,

地贫点倒也不是没法子,多上肥、勤翻耕,总能养起来。”

老伯这番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人群中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确实,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谈。

陈飞环视众人,知道此刻必须给大家一个确切的承诺。

他提高声音,话语清晰有力:“诸位乡亲的顾虑,我都明白。

我陈飞在此立誓:凡是参与开荒的,前三年免交田租!

待良田养成,愿意留下的,可按丁口租种,地租两成;

不愿留下的,我陈家按市价补偿这些时日的工钱,绝不让大家白忙一场!”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人群中爆发出惊喜的议论声。

三年免租,之后才两成,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路甲见状,适时振臂高呼:

“还等什么?为了以后的口粮,为了子孙后代,干啊!”

“干!为了口粮!”

震天的号子声再次响彻荒原,比先前更加响亮,更加坚定。

人们重新拿起工具,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陈飞望着重新热火朝天的工地,知道这只是暂时稳住了人心。

真正的关键,还在于能否尽快将水引上这片高地。

他转身对路甲低声道:

“加快筒车的建造进度,五日之内,我要看到第一架筒车立起来。”

正说着,旁边一个汉子奋力挥下的镐头,“咔嚓”一声,木柄应声而断。

陈飞皱眉捡起断镐,李老伯却习以为常:

公子,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坏了修修便是。

陈飞这才恍然:这些流民带来的多是祖传的旧工具,木质部分早已老化。

放眼望去,果然不少人手中的农具都已磨损严重。

甚至有人干脆在用削尖的木棍撬动石块。

“路甲,”陈飞当机立断,

“你立即回城,将府中所有备用的农具都运来。

再去找唐知县,就说垦荒急需,请他开放官库,借调一批农具。”

稍作停顿,继续补充道,

之后速回农庄,让铁师傅暂停次要活计,全力打造开荒工具!

路甲领命而去。

镇北县城,李府花厅。

“如何?消息可确实?”李县丞端着茶杯,悠然问道。

下首一个家丁打扮的人谄媚地回话:“千真万确!

老爷,小的亲眼所见,那帮流民第二天就没什么劲头了,磨洋工的多!

开出来的全是石头夹土的废地!

而且他们工具奇缺,好多人都没家伙事儿,用手刨呢!”

“哈哈哈!”王家主抚掌大笑,“果然不出我所料!

人力有时而穷,更何况是在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我看他陈飞的粮食能撑几天!”

张家主也阴恻恻地笑道:

“等他粮食耗尽,流民饿红了眼,都不用我们动手,他自己就得被反噬!

到时候,这镇北县,就没他陈家的事了。”

三人举杯,又是一番志得意满的嘲讽,仿佛已胜券在握。

而此时,农庄工坊里炉火日夜不熄。

铁中棠按照陈飞送来的图纸,组织匠人全力打造新式工具。

当第一批闪烁着金属寒光的新式工具运抵时,几乎引起了轰动。

尤其是那曲辕犁,当李伯和几个老农在陈飞的指导下,

套上凑出来的耕牛尝试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见那弯曲的犁辕使得犁身更轻便,转向灵活,

一人一牛竟能轻松破开坚硬的土层,犁出的沟垄又深又直,

效率比之前石犁或简陋直辕犁快了何止数倍!

“神了!真神了!”李伯抚摸着光滑的犁辕,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公子,这……这犁真是巧夺天工啊!

省力,又快!有这宝贝,开荒速度能快上好几倍!”

工具革新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坚固的钢镐狠狠凿进曾经顽固的土地,

曲辕犁在牛只牵引下轻快地划开深褐色的泥浪。

人手一件像样的工具,让开荒队伍重新焕发出活力。

号子声再次变得响亮有力,进度一日快过一日。

然而,真正牵动人心的,还是那架设在龙江急流处的庞然大物——

第一架试验性的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