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五章 报名点卯识风云 闲步街头闻赌局
考前最后三日,赵文渊先生决定亲自带着陈彦和赵修远前往清河县衙礼房,办理县试报名手续。这既是必要的流程,也是让弟子提前感受考场氛围、熟悉环境的重要一环。
清晨,师徒三人乘坐马车,从赵府出发,前往县城。一路上,赵文渊神色平静,但眼神中透着几分郑重。陈彦和赵修远则既兴奋又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正式踏入科举的门槛。
马车驶入清河县城,街道上人来人往,比平日似乎更加热闹了几分。不少穿着儒衫、头戴方巾的读书人模样的青年、少年,在家人或书童的陪伴下,行色匆匆,方向大多也是朝着县衙而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墨香、尘土以及隐约兴奋的气息。
途中,不时有相识的人与赵文渊打招呼。
“文渊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一位身着绸缎长衫、气度不凡的中年文士拱手道。
赵文渊下车还礼,含笑应答:“原来是德明兄!托福,一切安好。今日带两个不成器的弟子来报名,凑个热闹。”
那德明兄目光扫过陈彦和赵修远,尤其在年纪明显偏小的陈彦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笑道:“文渊兄过谦了!能得你亲自引领,必是俊才!这位小友想必就是近来名声在外的陈彦吧?果然少年英气,不同凡响!预祝二位贤侄此番高中!”
“承德明兄吉言。”赵文渊谦和回应,又寒暄几句方才告别。
没走多远,又遇一位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见到赵文渊,甚是热情:“赵老弟!你也来了!好好好,今年有你的弟子下场,这县试定然增色不少!”
“刘老安好!晚辈岂敢当此谬赞,带他们来见识一番罢了。”赵文渊态度恭敬。
老者捋须笑道:“诶,过谦了过谦了。老夫听闻你这位小弟子陈彦,不仅读书聪慧,还颇有仁心善举,乃我清河佳话。此番下场,必是案首的有力争夺者啊!”
陈彦连忙躬身行礼,口称“前辈过奖,小子惶恐”。赵修远也紧随其后行礼。
一路行来,类似的情景发生了数次。赵文渊在清河县士林中人缘颇佳,声望也高,加之陈彦近两年因肥皂生意和“神童”之名,以及赵修远作为赵家公子的身份,使得他们这一行颇为引人注目。不少人都对陈彦这个年仅十一岁的考生投来好奇、审视甚至略带质疑的目光,但碍于赵文渊的面子,口中多是称赞与祝福。
终于来到县衙前的广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喧闹异常。广场一侧设了临时报名点,几张长桌后排着几条蜿蜒的长龙,挤满了前来报名的考生和陪同的家人、仆役。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有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童生,也有像陈彦这般满脸稚气的少年郎,更多的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空气中混杂着汗味、墨汁味以及各种方言口音的嘈杂声,场面颇为壮观。
赵文渊并未去排队,而是带着二人径直走向报名点旁边一处相对清静些的廊下。那里站着几位身着官服或便服、气度俨然的人,正在交谈。为首一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身着七品鸂鶒补子官服,正是清河县令周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