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师长相询析答卷 暂释重负庆小成

赵文渊同样耐心听完,未置一词。房间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声。陈延岳紧张得手心冒汗,看看赵先生,又看看两个侄子,大气都不敢出。

良久,赵文渊才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两名弟子:“嗯。听了你二人所述,为师心中大致有数了。”

他先看向赵修远:“修远,你的文章,气势是有的,引证也足,可见平日用功。然,经义论述,稍嫌堆砌,核心义理阐发可再精炼;策问之答,贵在切中时弊,提出可行之策,引经据典固佳,但需落到实处,方见功力。”

赵修远闻言,脸色微红,恭敬道:“学生明白,谢先生指点。”

接着,赵文渊看向陈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彦儿,你的答卷,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经义题能抓住‘民本’核心,论述扎实,引证恰当;策问之答,条理清楚,所言几策,颇合实务,虽略显简朴,但方向是对的,对于一个少年学子而言,已属难得。诗作……情真意切,意境不俗,格律亦工。”

他顿了顿,总结道:“总体而言,你二人此番作答,皆未偏离正道,基本发挥出了平日所学。以县试之标准来看,若无重大纰漏或卷面污损,通过应无大碍。”

此言一出,不仅陈彦和赵修远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着神经的陈延岳更是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真……真的?赵先生!您是说……彦儿和修远贤侄,这县试……算是过了?!”

赵文渊看着陈延岳激动的样子,微微颔首,语气肯定:“若无意外,当是如此。县试重在考察基础是否扎实,行文是否合规。他二人根基尚可,答题亦未出格,通过的可能性很大。当然,最终名次高低,还需看众考生整体情况及主考官的偏好。”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陈延岳喜形于色,搓着大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两步,突然大手一挥,洪亮地说道:“赵先生!今天中午说什么也得好好庆祝一下!我请客!咱们就在这客栈,点几个好菜,好好吃一顿!也算是犒劳两个孩子辛苦了这么久!”

看着他发自内心的喜悦,赵文渊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意,并未拒绝这份朴实的好意,点了点头:“也好。”

陈彦和赵修远对视一眼,也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轻松和喜悦。这一场煎熬,总算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了。

------

(第七十八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