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匠心独运铸利刃 百炼精钢破顽铁

陈彦沉默片刻,他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不是工匠手艺不精,而是这个时代的冶金水平有限,炼出的铁含碳量不均匀,杂质(如硫、磷)含量高,导致钢材性能不稳定。要想得到性能优异的钢材,必须从源头上改进——提高炼铁的温度和工艺,进行有效的脱碳、排杂处理。

“诸位师傅辛苦了,此事非尔等之过。”陈彦安抚了一下沮丧的工匠们,“且将手头活计暂停。本官需从头研习一番这炼铁之法。”

陈彦让工匠们暂时停工,只留下几个炉灶和基本的炼铁工具。他找到赵宸,说明情况:“殿下,新兵器之困,非在匠艺,而在铁材。寻常冶铁之法,所得铁料杂质过多,难以胜任神兵之需。臣欲暂缓兵器打造,先行钻研改进炼铁之术,以求百炼精钢。”

赵宸虽对炼铁一窍不通,但出于对陈彦无条件的信任,当即应允:“维岳放手去做!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孤等着你的好消息!”

于是,新军大营内出现了一幅奇景:参军大人不再终日督练军阵,而是整日泡在烟熏火燎的匠作营里,与铁砧、火炉、各种矿石、木炭为伍。他翻阅所能找到的一切关于冶铁的典籍笔记,虚心向老铁匠请教传统工艺的每一个细节,然后便开始了他大胆而艰难的试验。

他尝试调整燃料比例,试图提高炉温;尝试添加不同的矿石或辅料,观察其对铁水的影响;尝试不同的鼓风方式,增强氧气供给;尝试改变锻打的次数、温度与淬火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接踵而至。炼出的铁块,不是太脆就是太软,或者布满气孔杂质。匠作营里整日叮当作响,浓烟滚滚,陈彦的脸上、手上也常常沾满煤灰,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从未熄灭。

小主,

太孙赵宸偶尔前来探望,只见陈彦专注于炉火之间,对周遭浑然不觉。他并未催促,只是默默命人送来最好的饮食和物资,并嘱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知多少次废寝忘食的试验,在一个夕阳如血的傍晚,陈彦改进了鼓风设备,并精心控制了燃料与矿石的配比,终于将炉温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通红的铁水从炉中流出,经过反复锻打、折叠、淬火,最终得到一块泛着幽幽青灰色光泽、质地均匀致密的钢坯时,陈彦的心跳加快了。

他亲自操起铁锤,小心翼翼地将其锻造成一柄短刃的形状。打磨开刃后,他取来一柄普通的制式腰刀,将新打造的短刃固定好,运足力气,用力互斫!

“铿——嚓!”

一声清脆的金属断裂声响起!只见那柄制式腰刀应声而断,断口整齐!而陈彦新打造的短刃,刃口仅留下一个细微的白点,丝毫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