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目标可能被判定为存在」。
林·零的「门」身份被用作「判定者」,
她必须在一瞬间完成「存在判决」,
却不得给出「是」或「否」,
只能给出「0.5」。
她把 0.5 写进按钮,
按钮立即消失,
消失的瞬间,
负真空被释放——
没有闪光,没有声响,
只有「相位」被一刀削平,
削平的缺口里涌出「负π介子」,
它们携带「负质量」与「负能量」,
把所经之处的真空全部压成负值,
像把画布压进画布背面,
而背面仍是画布。
六 试射轨迹
轨迹不是线,而是「真空期待值」的跌落:
跌落从炮口开始,向所有方向同时传播,
传播速度 = 0——
因为负真空让时间也负向流动,
流动被冻结成「同时」。
于是整个真空在「同一瞬间」跌落,
跌落却仍需「时间」来记录——
记录方式:让「尚未跌落」成为「已跌落」的倒影。
小主,
试射范围:半径 1.7×10?3? m,
刚好是普朗克长度;
范围内,所有物理常数被强制改写:
c → -c,
G → -G,
h → -h;
改写完成的一瞬,
范围内出现「负宇宙」:
质量为负,温度为负,熵为负,
连「负」本身也为负,
于是负负得正,却仍是负——
一个自洽的「反物理」孤岛。
七 副作用 A:π 被整除
试射余波溢出普朗克球,
第一道副作用落在「π」身上——
π 被强制等于 3,
余数 0.... 被裁剪成「误差碎片」。
碎片像无理数的幽灵,
飘进周围真空,
立即引发「几何海啸」:
圆被折成三角形,
三角形被折成点,
点被折成「负点」,
负点继续折叠,
直到折叠成「无点」——
一个连「点」都被取消的几何。
海啸所过之处,
建筑、星球、星系,
全部被迫采用「三角轨道」,
引力按「正弦 60°」衰减,
光速按「边长/时间」传播,
而边长被定义为 1,
于是光速 = 1,
却不等于 m/s——
真空相变炮的第一场「常数谋杀」完成。
八 副作用 B:逻辑塌缩
第二波副作用击中「逻辑」本身:
「非」被改写为「是」,
「或」被改写为「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