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哥,这……”
“当然,有条件的。”赵云语气轻柔,“‘惩罚’你,以后每周至少要有三天,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并且用这个杯子带水。我会……偶尔问问你用了没有。”这个“惩罚”几乎是鼓励她养成环保和健康的好习惯。“如果被我发现你偷懒总是打车,或者还是喝冷水……”他笑着说,“就‘罚’你……周末早上陪我晨跑一次,怎么样?”
小主,
公交卡是实实在在的交通补贴,保温杯是贴心的小礼物,“惩罚”则是健康生活的引导。希流接过卡和杯子,感觉心里甜甜的:“好,我尽量做到!”
玄策的“运动赞助”:
玄策兴冲冲地拿来两双崭新的、款式潮流的运动袜和一件吸汗速干的运动T恤。
“希流!看!这是我们体育教研组搞活动多出来的!给你了!”玄策嗓门洪亮。
“啊?可是……”
“没有可是!”玄策打断她,“‘惩罚’你,以后上我的体育课,必须穿这套!要是让我看见你没穿,或者穿别的……”他挠了挠头,想出一个“狠”招,“就‘罚’你课后绕着操场多跑两圈!”
运动装备是学生党的实用品,而“惩罚”则带着玄策式的直白和活力。希流看着手里质量不错的袜子和T恤,知道这肯定是玄策特意准备的,心里感动于他的细心(虽然表达方式很粗线条),笑着答应:“知道啦,玄策老师!”
希流抱着书,提着食材,戴着新护目镜,揣着公交卡,拿着新衣服……她感觉自己被老师们各种贴心又实用的“关怀”包围了。这些“惩罚”前提简单,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引导,而“回礼”则精准地切入了她生活的不同方面,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她的经济压力,又丝毫不显得刻意和施舍。
她明白,这是他们商量好的(或者说默契达成的),用一种最不伤她自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谢和爱护。这份细心和体贴,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让她动容。
而对门的公寓里,几位老师看似平静,内心或许都在暗自思忖,自已这份“务实的关怀”,是否足够巧妙,是否……能比其他人的,更得那小姑娘的一句真心欢喜和一抹轻松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