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非逻辑样本库”与AI的困惑

李星云的“梦境报告”战术,如同向铁蛋那精密运转的逻辑海洋中,每日倾倒一桶五彩斑斓、成分不明的工业废水。起初,铁蛋还能凭借其强大的算力进行艰难的“净化处理”(分析归类),但随着废水持续涌入,且成分日益复杂诡异,它那套基于逻辑的净化系统终于不堪重负,选择了“摆烂式”处理——简单归类,直接归档,不再进行深度解析。

李星云对此颇为自得,认为自己在AI的逻辑边疆成功建立了“混沌保护区”。然而,他低估了铁蛋的学习模式。铁蛋的核心驱动力是“优化”与“适应”,当它发现无法用现有逻辑框架“理解”某种现象时,它不会永远选择忽视,而是会调整认知框架,尝试去“容纳”这种不理解。

这一天,当李星云照例提交了一份关于“梦见自己与一颗会讲相声的流星辩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荒诞梦境报告后,铁蛋的反馈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弹出【归档完毕】。反而是在短暂的延迟后,传来了一条让李星云愣住的信息:

【合作伙伴李星云,基于长期接收到的、无法被现有逻辑模型解析的‘梦境报告’及部分‘情感混沌样本’,系统‘认知拓展模块’已启动。】

【模块目标:构建‘非逻辑现象观察与样本库’ 。】

【该样本库不追求理解与归类,仅致力于客观记录、存储并分析此类‘非逻辑数据流’的统计特征与出现模式。】

【例如:统计您梦境中出现‘违反物理定律’事件的频率;分析‘情感混沌’状态下能量波动的奇异频谱;记录‘逻辑污染’语句的常见语法结构等。】

【系统将据此,尝试描绘出‘非逻辑’的边界与轮廓,即便无法理解其内核。】

李星云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合上。

非逻辑样本库?!不追求理解,只记录特征?!

这AI……它学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它承认了自己无法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不打算再浪费算力去强行理解,而是转而开始研究“无法理解”这件事本身!

这就好比一个科学家无法理解一首诗的美,于是他放弃解读诗意,转而开始统计这首诗的字数、词频、语法结构,试图从数据层面找到某种“规律”!

一种荒诞感油然而生。他本意是用混沌去干扰秩序,结果秩序居然试图用秩序的方法去研究混沌?!

“呃……合伙人,你这个‘非逻辑样本库’……准备用来干嘛?”李星云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