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魔法石?先做个SWOT分析

T2(暴露风险): 过早暴露自身真实实力与先知信息,可能引来邓布利多更深层次的关注/怀疑,或被伏地魔残党标记为优先清除目标。

T3(剧情偏离风险): 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剧情走向完全未知领域,失去信息优势,引入更大不确定性。

T4(资源损耗风险): 参与行动可能导致魔力透支、装备损坏(如魔杖),甚至身份暴露(如被学校开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5(心理冲击风险): 直面死亡与黑魔法,可能对十一岁生理状态下的心理造成不可预知影响。

四大板块,条分缕析,将围绕魔法石的复杂局势拆解得如同棋盘上的棋子。

赫敏放下笔,仔细审视着这张写满了分析要点的羊皮纸。

结论很清晰:

优势与机会显着,但劣势与威胁同样致命。

不宜主动介入,亦不可完全置身事外。

最佳策略:伺机而动,扮演“关键变量”,以最小成本撬动最大收益,并确保自身安全与利益最大化。

具体行动计划,在她脑中逐渐成型:

1. 前期准备阶段: 继续强化实力,重点提升铁甲咒(防御)、昏迷咒(控制)、障碍咒(阻碍)的熟练度与无声施法能力。准备应急魔药(补血剂、提神剂等)。

2. 情报监控阶段: 密切关注奇洛、斯内普动向,留意哈利、罗恩异常行为(他们大概率会冲动行事)。通过“交易”渠道,获取他们的行动计划。

3. 介入时机选择: 不参与前期闯关(避免无谓消耗与暴露),仅在最终关卡——即哈利直面奇洛/伏地魔,争夺魔法石的关键时刻——进行干预。

4. 干预方式: 以隐蔽、间接方式为主。利用环境、信息差、或引导他人(如哈利)完成致命一击。目标是确保奇洛/伏地魔计划失败,同时自身不直接暴露在伏地魔视线下。

5. 事后处理: 迅速撤离,抹除参与痕迹。将功劳完全归于哈利(符合“救世主”叙事,能最大程度转移注意力)。

计划的核心是:利用,而非替代。

利用哈利的主角光环,利用原剧情框架,在最关键处轻轻一推,改变结果,攫取利益,然后悄然退场。

她将分析草稿仔细收好,这张纸本身就是一个秘密。

第二天是周日,赫敏开始了她的备战行动。

她去了趟图书馆,不是借阅高深理论,而是找了几本《常见魔法伤害紧急处理》、《基础魔药配制(家庭实用版)》。她需要掌握一些能快速制备、效果可靠的应急魔药。

在有求必应屋里,她将空间变形成一间魔药实验室,开始尝试配制补血剂和提神剂。

她的操作精准得像机器,严格按照步骤,成功率极高。

同时,她加大了铁甲咒的练习强度。

不仅仅是被动防御,她开始练习在移动中维持铁甲咒,以及如何让铁甲咒的反弹效果更强。

“Protego!”(无声)

一道凝实的、几乎看不见的屏障在她面前瞬间展开。

她让一个练习用的小沙袋从不同角度撞击屏障,观察其稳定性和魔力消耗。

“强度足够,但维持时间偏短,连续施展对精神力负担大。”她冷静地记录着数据,“需要优化魔力输出模型,找到效率最高的平衡点。”

她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为一场她并不想正面参与,但必须确保胜利的战斗,做着最充分的准备。

几天后,在去餐厅的路上,她“偶遇”了行色匆匆、脸色苍白的哈利和罗恩。

“你们看起来像是见到了摄魂怪。”赫敏平淡地陈述事实。

哈利和罗恩交换了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