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太大”?是指官府的追查,还是……其他未知的风险?
倭商背后还有“主人”,并且在急切地催促销赃。
信息碎片在沈沧澜脑中飞速拼凑。看来,四海帮负责藏匿和初步处理赃银,而倭商(或者说他们背后的势力)则负责最终的销赃渠道。双方因为“血银案”引发的风波产生了龃龉。
这是一个机会!
趁着刘莽还在院中生闷气,护卫注意力被吸引的片刻,沈沧澜如同一片落叶,悄无声息从屋顶滑下,利用墙角阴影,迅速接近那间书房。他不能进去,风险太大。但他的目的,是确认一些更具体的东西。
他绕到书房侧面,那里有一扇气窗,半开着透气。他小心翼翼地贴近,鼻翼微动。
除了墨香、茶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刘莽留下的汗味,他果然捕捉到了一股极其微弱的、熟悉的气味——那股混合着血腥、尸臭和金属冰冷的,属于“血银”的独特气味!虽然很淡,但绝不会有错!
赃银,或者至少是接触过血银的人,不久前就在这间书房里待过!
目的达到,沈沧澜不再停留,立刻循原路撤回,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巷弄之中。
回到租住的小屋,已是深夜。屋内陈设简陋,一床,一桌,一椅,以及堆满了书籍账册的书架。油灯如豆,映照着他沉思的脸庞。
今日所见所闻,证实了他的部分猜测。“血银案”背后,是一个由地方黑帮、走私倭商乃至更高层级的官商势力结成的庞大网络。他们胆大包天,手段残忍,且组织严密。
自己孤身一人,势单力薄,继续追查下去,无异于以卵击石。王主事指望不上,知府衙门?按察使司?谁敢保证里面没有他们的人?贸然上报,可能消息还没出杭州城,自己就已经“被水匪报复”了。
他需要帮手。不是官面上的人,而是真正可靠,能在这黑暗泥沼中,为他提供信息和助力的人。
他想起了小泥鳅,想起了茶馆里那些为了几文钱就能提供零碎消息的底层人。这些人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如同野草般不起眼,却也拥有着最灵通的耳目。
一个念头,如同星火般,在他心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