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沉吟片刻:“我麾下有一游击将军,名唤俞安国,乃俞大猷将军族侄,悍勇善战,尤擅小股突袭,可当此任。”
“好!就命俞安国为游击统领,即刻准备,三日后出发!”沈沧澜下令,随即又对海鬼张道,“前辈,袭扰路线、敌运输船队动向,就全靠您的耳目了!”
海鬼张拍着胸脯:“包在老子身上!保证让俞小子指哪儿打哪儿!”
计议已定,众人分头准备。月港在悲怆中,再次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工匠们日夜不停地修复战船,新的战舰在船台上下水,来自内陆的新兵在老兵带领下加紧操练。而那支由俞安国率领的、由五艘改装过的快速福船组成的游击舰队,则如同幽灵般,悄然驶离月港,消失在茫茫大海深处。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从南方不断传回令人振奋的消息。
“报——俞游击在巴士海峡附近,袭击一支荷兰补给船队,焚毁运输船两艘,俘获一艘!”
“报——游击舰队突袭葡萄牙占据的屯门岛(注:此指广东屯门,当时被葡萄牙人窃据),烧毁其码头仓库!”
“报——俞将军于外洋遭遇荷兰巡逻舰,激战后将其击伤迫退……”
这些消息如同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扇在试图封锁大明的西洋联军脸上。荷兰和葡萄牙人被迫分出大量舰船用于护航和搜剿这支神出鬼没的明军游击舰队,前线主力舰队的集结和补给受到了严重干扰,军心也开始浮动。
月港的压力暂时减轻,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这一日,沈沧澜正在船厂视察新下水的战舰,一名亲兵疾奔而来:“总督!京城八百里加急!英国公密信!”
沈沧澜心中一凛,快步回到行辕,拆开密信。张惟贤在信中写道:
“……尔等浴血奋战,黑水沟之捷、外洋袭扰之功,已传至京师,朝野震动,主战之声稍涨。然赵文华等辈,竟以此为由,弹劾尔等‘穷兵黩武’、‘擅开边衅’,言道西夷势大,不可力敌,当遣使议和,稍作退让,以保海疆安宁……皇上虽未采纳,然其言亦动摇圣心。今特遣钦差南下‘抚慰’将士,实则查探虚实,尔当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