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来的巡按

沈沧澜将那份“证据”递给郑经:“郑经,杨巡按收到举报,说你利用职权,为郑家商船偷漏关税。这上面记录的几笔账目,你作何解释?”

郑经一看那几笔账目,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气得脸都红了,指着那老吏王老实骂道:“王老实!我平日待你不薄,你为何血口喷人?!”他转向杨嗣昌,急声道:“杨巡按明鉴!这几笔账目,根本不是什么偷漏关税!这是按照总督大人批准的《鼓励新航线开拓章程》,给予首次尝试通往暹罗新航线的商船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是所有符合资格的商船都可享受,并非我郑家独有!此事在章程和正式账册中皆有明确记录,一查便知!”

杨嗣昌立刻命人核对正式账册和章程,果然如郑经所言,分毫不差。

接着,沈沧澜又看向戚继光:“戚将军,举报还说你的部下贩卖私货。”

戚继光面色冷峻,抱拳道:“杨巡按,此事绝无可能!末将军纪严明,绝不容此等害群之马!前几日确有水师船只带回一批香料,但那是执行护航任务时,从一股袭击商船的海盗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已按规矩登记造册,正准备变卖后充入公帑!此事参与行动的将士皆可作证,记录亦在军中!”

杨嗣昌再次核查,确认无误。

真相大白!那老吏王老实吓得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杨青天饶命!是……是有人给了小人一百两银子,让小人这么说的……小人一时糊涂啊!”

杨嗣昌脸色铁青,厉声道:“说!是谁指使你的?!”

“是……是一个姓赵的师爷,他说他是京城来的……”

杨嗣昌和沈沧澜对视一眼,心中都已明了。这显然是赵文华的手笔,企图利用巡按御史之手,扳倒沈沧澜的左膀右臂。

沈沧澜看着杨嗣昌,沉声道:“杨巡按,树欲静而风不止。下官等在此为国守边,开拓财源,然朝中宵小,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构陷倾轧。今日之事,若非巡按明察秋毫,几令忠良蒙冤!”

杨嗣昌沉默良久,看着神色坦荡、带着几分无奈的沈沧澜,又看了看愤愤不平的郑经和一脸刚毅的戚继光,最终长叹一声:“本官……明白了。”

他亲自扶起跪地的郑经和戚继光,郑重道:“二位大人受委屈了。本官定将此事原委,连同月港所见之真实情形,据实奏报陛下!绝不让忠心为国之人,蒙受不白之冤!”

经过这番风波,杨嗣昌对沈沧澜等人的观感大为改观。他留在月港的后续核查,也更加侧重于了解海事运作的真实情况,而非一味挑刺。

一个月后,杨嗣昌结束巡查,启程回京。临行前,他对沈沧澜道:“沈总督,月港之事,本官已了然于胸。开海之利,水师之功,本官必当如实上奏。然……朝局复杂,总督还需谨慎。”

“多谢杨巡按。”沈沧澜拱手相送,心中明白,这位巡按御史,或许不会成为盟友,但至少,不会再是一个被蒙蔽的敌人了。

送走杨嗣昌,郑经松了口气:“总算把这尊神送走了。”

沈沧澜却望着远方,语气凝重:“送走一个杨嗣昌,朝中的风波却不会停。我们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