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阴云再聚

月港的“海事债券”在郑经的全力推动下,顶着朝中“盘剥商民”的流言蜚语,艰难地开始了发行。得益于月港近年来的繁荣和沈沧澜团队建立起的信誉,加上郑经巧妙地将债券与未来特定航线的贸易优先权、港口费用减免等实际利益挂钩,首批五十万两额度的债券,竟在半月内被与海事息息相关的海商、船主及工坊主们认购一空。

“大哥!成了!首批债券全部售出!”郑经兴奋地拿着账册向沈沧澜汇报,“有了这笔钱,咱们至少能完成三艘主力炮舰的大修和两艘新式巡海快船的建造!工坊那边改进火炮的用料和工匠赏银也有了着落!”

沈沧澜仔细核对着账目,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宽慰:“好!此事你办得漂亮。记住,债券的本息偿还,必须严格按照章程,从未来关税中优先划拨,绝不能失信于人!”

“明白!信誉是咱们的根基,我晓得轻重!”郑经拍着胸脯保证。

然而,资金的暂时缓解,并不能驱散笼罩在月港上空的层层阴云。

戚继光站在船坞旁,看着工匠们忙碌地检修着“靖海”号在之前海战中受损的船体,眉头却并未舒展。他转向身旁的沈沧澜,忧心忡忡:“总督,债券虽解了燃眉之急,然我水师规模与西夷相比,差距仍在拉大。据最新情报,荷兰人正在巴达维亚全力修复战舰,据说还从欧洲本土调来了新的造船工匠。西班牙人在马尼拉也没闲着,他们的‘圣特立尼达’号据说进行了改装,侧舷火炮增加了不少。”

沈沧澜默默点头,目光投向西方海天相接之处:“我知道。北疆牵制了朝廷绝大部分精力,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在这有限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戚将军,新式巡海快船的建造必须加快,我们要用速度和灵活性,来弥补数量和火力的不足。另外,你之前提出的‘水师陆战队’设想,我觉得很好,可以挑选精锐,加强登陆突袭、港口破袭等特殊训练,未来或可奇兵制胜。”

“末将已着手在办。”戚继光应道,随即压低声音,“还有一事,总督。我们的哨船发现,近期在琉球海域附近,出现了几艘形迹可疑的日本朱印船(拥有幕府贸易特许状的日本商船),他们似乎……并非单纯从事贸易,与一些活跃在那片海域的倭寇残部,有所接触。”

“日本?”沈沧澜眼神一凛,“自嘉靖朝大规模倭患平息后,日本已沉寂多年。如今他们也想趁火打劫吗?还是……受了什么人的怂恿?”他立刻联想到与日本贸易密切的葡萄牙人,以及可能暗中搅局的荷兰人。

“目前尚不清楚其确切意图,但不得不防。”戚继光道,“已加派哨船严密监视琉球方向。”

就在月港积极备战的同时,遥远的巴达维亚和马尼拉,也并未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