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的暖阁里,茶香袅袅,点心碟子空了大半。
宜修、泠雪和年世兰三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气氛慵懒而融洽。
年世兰正说着昨日在御花园如何偶遇齐妃,并如何用三言两语把她气得跳脚却又不敢发作的趣事,逗得宜修掩口轻笑,连泠雪都从话本子里抬起了眼,唇角弯着。
就在这时,暖阁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承乾宫的首领太监快步进来,躬身禀报:
“启禀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华妃娘娘,养心殿总管苏培盛公公来了,说是有旨意要宣。”
三人闻言,皆是一怔。
旨意?
宜修最先反应过来,她放下茶盏,整理了一下衣襟,恢复了皇后的端庄仪态:
“请苏公公进来。”
泠雪也慢悠悠地坐直了身子,将话本子随手塞到引枕下。
年世兰则赶紧理了理鬓发,端正了坐姿,脸上还带着点未散的笑意和好奇。
苏培盛低着头,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捧着紫檀木托盘的小太监。
他先向三位主子行礼,脸上堆着恭敬又讨好的笑容: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给昭贵妃娘娘请安,给华妃娘娘请安。”
“苏公公不必多礼,皇上有何旨意?”
宜修温和地问道。
苏培盛直起身,从身后小太监的托盘里,郑重地取出一卷明黄的缣帛,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治内庭以敦睦为教,褒懿德而锡号惟庸。咨尔富察氏,敏慧夙成,温恭懋着。性秉柔嘉,恪勤于椒掖;德彰贞静,表率于兰宫。 其性朗朗,如日月之昭辉;其行皎皎,若明珠之无瑕。静容婉穆,雍和粹纯。 朕甚嘉之。
兹仰承皇太后慈谕,特以金册金宝,册封尔为贵妃,赐号曰“昭”。尔其祗膺晋秩,益修懋德,光昭淑范,衍庆恩晖, 协赞坤仪,永绥福履。冀永绥福履,懋敦芳规,表正六宫。”
他念得字正腔圆,语调抑扬顿挫。虽然这事早已定下,但正式的册封诏书下达,依旧是件极其隆重的事情。
暖阁内静了一瞬。
宜修率先起身,面带欣慰的笑容。年世兰也赶紧跟着站起来,脸上是真心实意的高兴。
而被册封的正主,却只是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起身拍了拍并不存在的灰尘,对着苏培盛手中的诏书福了一福:
“臣妾领旨,谢皇上恩典。”
苏培盛早已习惯这位主子的做派,脸上笑容不变,恭敬地将诏书卷好,放入另一个托盘中的锦盒内。然后,他的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娘娘,这是您的宝印。皇上和钦天监已经为您的封妃大典选了良辰吉日,奴才在此先行贺喜娘娘了。”
苏培盛将金印奉上。
泠雪瞥了那金印一眼,兴趣缺缺,她指了指炕桌角落,随口道:
“放那儿吧。怪沉的,平常用处不大。”
苏培盛嘴角抽搐了一下,依言将金印轻轻放在指定的地方。
宜修笑着摇头:
“皎皎,不可如此怠慢。”
年世兰却凑过去,拿起那金印掂了掂:
“是挺沉的,纯金的吧?昭姐姐,以后看谁不顺眼,拿这个砸。”
她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