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雪微微一笑:
“入学时便严格筛选,立下规矩,学成后亦需考核,优者赏,劣者罚,甚至革除。规矩立好了,人心自然正。况且,女子若能有一技之长能自立自强,珍惜还来不及,怎会自毁长城?”
胤禛看着她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智慧与热忱的光芒,与平日里慵懒贪吃的模样判若两人。他心中触动,知道她是真心想做些实事。
思忖良久,他终是点了点头:
“既是你想做的朕便准你试行。先在京城选一两处稳妥之地,规模不必大,稳妥为上。朕会让太医院选派两名品行端正、医术精湛的太医指导,再拨一笔银钱作为启动之资。具体章程,你与皇后、内务府详议后,报朕知晓。”
泠雪眼中闪过欣喜:
“谢皇上信任,臣妾会谨慎行事,不负圣望。”
有了皇帝的首肯和支持,事情便好办了许多。
景仁宫内,宜修听闻此事,虽觉有些惊世骇俗但见皇上已然同意,便也表示了支持,并主动提出可动员一些信得过的宗室命妇、诰命夫人参与筹措和管理,以示正统。
翊坤宫的年世兰更是积极响应。她如今将庄子女学视为自己的“政绩”,听闻要办更大的“女医馆”,只觉得脸上有光,立刻表示她年家可出钱出力,她庄子上的识字班若有资质好的丫头,也可优先推荐。
她还兴冲冲地跑到承乾宫对泠雪说:
“昭姐姐,我庄子上有个丫头,她娘是接生婆,聪明伶俐,回头我让她去试试。”
甚至连延庆殿的端妃,在沉寂数日后,也派人送来了几本民间流传的、关于妇科和儿科的医书手抄本,言称“略尽绵薄之力”,姿态做得无可挑剔。
而最让泠雪感到欣慰的,是安陵容的转变。
这个曾经怯懦谨慎的女子,在泠雪的悉心教导下,不仅学识见长,心性也开阔了许多。
她主动向泠雪请缨:
“娘娘,陵容愚钝,于医道一窍不通,但愿跟着娘娘学习打理庶务,登记名册,管理物资,总还能尽些心力。不负娘娘栽培之恩。”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想要抓住机会、实现价值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