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京城日常》

绘骨师 云游泼墨 1336 字 3天前

大军出征的烟尘尚未在北方天际彻底消散,京城似乎便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它往日的节奏。酒肆茶楼依旧喧嚣,坊市间人流如织,仿佛那支奔赴战场的铁流,只是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过后,便了无痕迹。

唯有靖王府,确切地说,是如今的瑞王府,依旧笼罩在一层无形的、低气压的沉寂中。萧绝的离去,如同抽走了这座府邸最坚硬的骨架,虽然仆从依旧各司其职,护卫依旧森严,但总少了那份令人心安的、属于绝对力量的威慑。

云芷的生活,表面上也确实回归了某种“平静”。

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萧绝特意为她保留的、位于澄瑞堂一侧的画室里。窗外是几竿修竹,日光透过窗棂,在铺着宣纸的画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松墨和矿物颜料特有的清苦气息。

她在系统性地研读那本《画皮师札记》。不再是之前遇到难题时的紧急翻阅,而是逐字逐句地揣摩,结合自己觉醒的血脉之力,去理解那些关于“绘魂”、“通感”、乃至更深奥的“以念为笔,以心为纸”的记载。她隐隐感觉到,要想应对那隐藏在铜钱背后的、可能同样精通诡异术法的敌人,仅仅依靠“画骨”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更深入地挖掘这具身体传承的力量。

午后,她会抽出固定时间教导萧宸绘画。

萧宸的状态比之前稳定了许多,虽然依旧敏感怯生,但在云芷面前,他能放松下来。云芷教他的,并非高深的画技,更多是基础的线条、色彩的调和,以及通过绘画来抒发情绪。萧宸学得很认真,握着画笔的小手不再颤抖,偶尔画出一幅自己满意的简单花草,会抬起头,用亮晶晶的眼神期待地看着云芷,得到肯定后,便会露出一个浅浅的、真实的笑意。

这几乎是王府内最宁静、最温暖的时刻。

然而,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萧绝离京不过五六日,各种试探便接踵而至。

先是皇后以“体恤瑞王,关怀功臣”的名义,赏赐下来一批绫罗绸缎和补品。东西是内侍监亲自送来的,态度恭敬得挑不出错处,但那双精明的眼睛,却在奉承话语的间隙,不动声色地将云芷和萧宸的状态打量了个遍。云芷谢恩,收下赏赐,态度不卑不亢,言语滴水不漏,将那内侍监所有隐含机锋的试探都轻飘飘地挡了回去。

接着,刑部那边关于户部主事旧案的“协助调查”请求,也变得频繁起来。今天送来几份当年涉案人员的模糊口供副本,明天又递来一些语焉不详的现场记录残页,美其名曰“请云画师凭借神技,看看能否发现被忽略的细节”。送来的卷宗往往真伪混杂,线索支离破碎,明显是有人故意将水搅浑,既想消耗她的精力,也可能想诱导她得出错误的结论。

云芷来者不拒。她将刑部送来的所有材料分门别类,仔细梳理,用不同颜色的朱砂在旁边批注疑点。她并不急于下结论,更像是一个耐心的猎人,在整理猎场,分辨哪些是真正的猎物痕迹,哪些是迷惑性的伪装。那枚从旧木匣中得来的、略显古旧的铜钱,被她用丝线悬挂在画案一侧,随着窗外吹入的微风轻轻转动,像一个沉默的、冰冷的警示。

更微妙的变化,来自外界态度的转变。

之前因萧绝强势维护和皇帝金牌而暂时收敛的那些目光,如今又重新变得放肆起来。她偶尔需要出入刑部或大理寺调阅档案,那些中下层官吏表面依旧恭敬,但眼神里的敬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好奇、审视,甚至一丝不易察觉轻慢的探究。仿佛萧绝一走,她这个凭借王爷庇护上位的“云画师”,便失去了最大的依仗,被打回了原形。

流言也换了新的花样。不再直接攻击她为“妖女”,而是开始质疑她能力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