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星火永燃 前路昭昭

杜文渊一党的“蚀心”行动彻底失败,非但未能动摇星火阁根基,反而折损了多年埋设的暗桩,更引得皇后云昭降下严旨,着内阁、刑部、暗影司联合,深挖其党羽,肃清朝廷蠹虫。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与杜文渊、福王往来密切的官员人人自危,纷纷设法切割,以求自保。

数月后,尘埃落定。杜文渊因“结党营私、窥探圣意、构陷忠良、侵蚀国本”等十数项大罪,被削职夺爵,抄没家产,本人被判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福王萧永虽因其宗室身份得以保全王爵,却被严厉申饬,罚俸三年,圈禁王府思过,其名下诸多产业亦受到清查整顿。其余党羽或流放,或罢官,或降职,树倒猢狲散。

这场持续数年、波及朝野上下的明争暗斗,终以林维岳、青禾、赵铁衣为首的“星火砥柱”大获全胜而告终。星火阁不仅稳固了地位,其“国之砥柱”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再无人敢轻易质疑。

朝局复归平静,然星火阁的发展却并未止步。经此一役,青禾与总阁核心层愈发认识到,星火阁的未来,绝不能仅仅依赖于朝廷的拨付与帝后的威仪,必须拥有自身更坚实的根基与更广阔的道路。

在青禾的主导下,星火阁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

其一,设立“星火贡献体系”。鼓励弟子与研究教习,将自身在修炼、技艺、民生等方面的创新与发现,兑换为“贡献点”,可凭此在总阁兑换更高级的功法、资源乃至获得特殊指导。此举极大激发了内部的创造力,使得星火阁的传承不再僵化,而是不断推陈出新。

其二,筹建“星火商会”与“天工院”。商会负责将星火阁研发的新式农具、改良器械、低阶丹药等推向民间,所获利润反哺阁用,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半自给。天工院则汇聚阁内对炼器、炼丹、阵法、符文等有专长的弟子与教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创造,将武道与民生、军备更紧密地结合。

其三,拓展“星火之路”。在赵铁衣的镇西都护府支持下,星火阁开始有组织地向西域诸国派遣弟子,或游学,或交流,或协助当地,一方面宣扬帝国威德与星火理念,另一方面也汲取异域文明之长,开阔弟子眼界。一条以星火阁为纽带的、新的“文明之路”悄然铺开。

星火阁,正从一个单纯的武道教育机构,向着一个集教育、科研、生产、对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庞大组织演变。其势,已非任何旧有宗门或势力所能比拟。

这一日,西陲,镇西都护府后山禁地。

赵铁衣盘膝坐于一座孤峰之巅,周身气息与天地交融。他闭关已有一月,体内那枚“混沌元胎”旋转不休,与他的神魂、气血深度契合。十年边关磨砺,十年朝堂风雨,十年信念坚守,所有的积累与感悟,皆在此刻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