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章启 寰宇势易

南疆圣山一役,尘埃落定。赵铁衣以混沌之力重创邪魔节点,帝后于万里之外显圣,一剑一子加固封印,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远超常人想象的速度,传遍了南疆的每一个角落,继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胤朝堂、江湖,乃至周边诸国,掀起了滔天巨浪。

格局之变,始于南疆。

以金蟾寨为核心的“星火阁南疆分部”正式确立,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号。在金花婆婆与冷锋的统筹下,凭借赵铁衣留下的赫赫威名与星火阁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整合过程势如破竹。那些曾臣服于黑巫族淫威、或是在夹缝中求存的部族,纷纷遣使来朝,献上忠诚与图腾信物。星火阁并未强行改变其习俗信仰,而是以“互助互利,共抗邪魔,联通商贸”为理念,派遣弟子传授耕作、医药、基础武学与符文技艺,修建道路,建立集市,将中原的物产与文明之风,徐徐吹入这片古老而封闭的土地。

南疆,这片曾经充斥着瘴气、秘术与混乱的化外之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纳入大胤的文明体系与星火阁的网络之中,成为了帝国版图上一块坚实而特殊的新拼图。其丰富的药材、矿产、异兽资源,也开始通过星火商会的渠道,反哺中原。

朝堂之上,风气一新。

守旧盟的彻底覆灭,福王的圈禁,周文博的伏法,以及南疆大捷的传来,让所有还对星火阁心存疑虑或暗中抵触的势力彻底闭上了嘴。朝堂风气为之一清,再无人敢明面质疑星火阁“国之砥柱”的地位。

皇帝萧烬虽依旧看似懒散,但几次关键的人事任命与政策调整,都清晰地传递出意志:革新不可逆,星火阁代表的务实、进取、强技利民之路,将成为国策主流。科举中加重了算学、格物等实用科目的比重;工部得到了更多拨款,用于支持天工院的研究与推广;兵部则开始部分换装由星火阁天工院改良的军械。

皇后云昭虽不直接干政,但其坐镇昆仑(虚指,象征意义)、剑镇四方的威仪,以及星火阁明面上由青禾执掌、实则与她关系匪浅的现状,使得军方与武道宗门对星火阁更多了一份敬畏与认同。

大胤王朝,这台古老的机器,正在以一种更高效、更具活力的方式,加速运转。

江湖格局,悄然重塑。

星火阁已不再是单纯的武道教育机构。它集教育、科研、生产、商贸、情报乃至部分地域治理功能于一体,其触角遍布帝国乃至西域、南疆,体量之庞大,影响力之深远,远超任何传统宗门。它不立山门,却无处不在;不争虚名,却无人敢轻视。

传统的江湖势力,如一些老牌宗门和世家,在面对星火阁这头巨兽时,心态复杂。有的选择主动靠拢,寻求合作,将弟子送入星火阁学习,或参与其商会贸易;有的则固守传统,但也不得不承认,星火阁所代表的,是武道与民生、与国家结合的新方向,大势所趋,难以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