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放下心来,还好没让她们来,不然这烈日暴晒,怕是真要中暑。
三春却是必须到场,也是没办法的事。
巳时刚过,迎接的队伍按规制站定:贾母带着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女眷立在东侧,鬓发整齐,珠翠满头;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男眷立在西侧,朝珠垂胸,腰杆挺直。
虽人人汗流浃背,却没人敢动——皇家仪仗讲究的就是“恭谨”,稍有懈怠,便是对贤德妃的不敬。
时间一点点挪过,阳光越发毒辣,有的丫鬟已经开始头晕,却只能强撑着站在主子身后。
王夫人悄悄拉了拉贾母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怎么还没来?巳时都过了一个时辰了,会不会出什么事?”
贾母刚要开口,贾琏已悄悄退了出去。
他绕到黄绸帐子的尽头,见几个小太监正懒懒散散地靠在树上,手里摇着折扇,嘴里还嚼着瓜子。
贾琏便连忙上前,递上早已备好的银锭子,语气恭敬:“几位公公,敢问娘娘的仪仗何时能到?府里的人已在门口等了许久,这日头太毒,怕有人撑不住。”
一个胖太监接过银锭子,掂了掂,慢悠悠地扇着扇子:“急什么?贤德妃娘娘鸾驾才刚从宫里出发呢!这一路要走半个多时辰,你们再等等吧。”
贾琏心里一惊,才刚出发?那还要再等至少一个时辰!可他不敢多问,只能躬身应下,转身快步回府禀报。
“才刚从宫里出发?”贾母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么热的天,还要等多久?”
“公公说要走半个多时辰,”贾琏压低声音,“要不……让女眷们先去廊下歇会儿,等仪仗近了再出来?”
贾母摇摇头,语气坚决:“不行!皇家规矩不能破,咱们若是中途退了,传出去就是对娘娘不敬。让丫鬟们多递些冰水,再拿些薄扇来,大家再撑撑。”
丫鬟们连忙端来冰水,又取了素面折扇,挨个递给主子。众人喝了几口冰水,扇着扇子,却还是抵不住烈日的炙烤。
又过了一个时辰,到了申时,远处终于传来隐隐的锣鼓声——仪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