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在办公室空中的,是赵曼的皮囊,以及那套熟悉的黑灰色职业装、眼镜和一双看起来十分舒适的低跟鞋。
穿戴,开始。
这一次,皮刀展现出了更高的效率,或许是因为对“理性”特性的迫切需求。
皮囊主动包裹上来。
——大脑: 最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奇异的清凉感,仿佛有冰冷的算法流直接注入颅腔,原本因疲惫和情绪波动而有些混沌的思维瞬间变得异常清晰、冷静,甚至带上一丝非人的绝对理性。
——眼部: 眼球感受到细微的压力调整,视力似乎变得更加锐利,对数字和图形的捕捉能力显着提升。眼前的世界仿佛叠加了一层无形的数据图层。
——双手: 指骨变得更为纤细灵活,指尖对键盘和鼠标的触感变得更加敏锐,仿佛天生就是为了与数据接口而生。
——整体: 身体肌肉变得更加内敛,脂肪比例进一步降低,呈现出一种长期伏案工作形成的、精干而缺乏户外生命力的体态。新陈代谢的速度似乎都放缓了,以一种更节能、更高效的方式运行。
接着,是那套职业装的附着。朴素的面料,严谨的剪裁,每一寸都贴合着新的、更显瘦削的身体曲线。低跟鞋带来的是一种踏实稳定的感觉。
当穿戴完成的瞬间——
轰!!!!
不再是混乱的记忆洪流,而是一场冰冷、精确、庞杂到极致的数据风暴!
无数复杂的金融模型、算法代码、风险公式、市场曲线、报表数据……如同奔腾的二进制洪流,蛮横地冲入“苏晚晴”的脑海!
没有情绪,没有个人经历,只有纯粹到极致的逻辑、计算、推演、优化!
小主,
这种冲击与以往截然不同。它不带来情感上的撕裂感,却带来一种思维层面的、近乎过载的膨胀感!仿佛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在被强行激活,用来处理这海量的、冰冷的知识结构!
“呃……”她(他)发出一声极其压抑的闷哼,扶住了办公桌边缘,指节用力到发白。眼前甚至闪过无数快速滚动的代码和图表虚影。
皮刀传递来一阵强烈的满足震颤,仿佛久旱逢甘霖,疯狂地吸收着这纯粹的“理性”养分。
过了好一会儿,那恐怖的数据风暴才缓缓平息,沉淀为一种深层的、可供随时调用的“知识库”和“思维模式”。
她(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一幅抽象装饰画。
瞬间,视线自动开始分析画面的构图比例、色彩饱和度、可能运用的黄金分割点,甚至估算其市场价值和投资潜力……
她(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