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者”的银蓝色身影,如同一缕被意念牵引的轻烟,穿梭在锈水市破败街区的现实与意识的夹缝之中。物质世界的景象——剥落的墙皮、滴水的管道、锈蚀的金属——如同褪色的背景板般飞速掠过,变得模糊而扭曲。而在其“眼中”,世界正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空气中流淌着无数细微的、如同彩色砂砾般的情绪流(焦虑的暗红色、贪婪的土黄色、绝望的灰黑色),建筑物上附着着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集体记忆残影,耳边回荡着这座城市无数居民潜意识交织成的、永无止境的低沉嗡鸣。
这便是集体潜意识的浅层,混沌而喧嚣。
琥珀留下的精神道标,如同黑暗中一座明亮的灯塔,穿透这片混沌,指向城市深处一个异常强大的意识聚合点。那里散发出的精神波动,如同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漩涡,吸引并吞噬着周围的思绪碎片。
随着不断靠近,周围的景象越发诡异。现实世界的边界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破碎的梦境、扭曲的记忆和强烈的情感共同构筑的光怪陆离的图景。时而仿佛置身于喧嚣的闹市,人影憧憧却面目模糊;时而又坠入冰冷的深海,被无声的压力包裹。若是寻常意识闯入此地,顷刻间便会迷失自我,被同化为这意识洪流的一部分。
但“织梦者”皮囊的特性“梦境行走”,使其能在这片混沌中维持着绝对的清醒与方向感。他(她)如同一个冷静的冲浪者,精准地驾驭着意识的波涛,向着那个漩涡中心不断逼近。
终于,他(她)“抵达”了。
眼前并非实体的建筑,而是一个在意识空间中具象化出的、无比庞大的结构——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由无数面巨大、破碎且不断自我拼接的暗色玻璃构成的、无限延伸的回廊。每一面“玻璃”上,都飞速闪动着这座城市某个角落正在发生或曾经发生的记忆片段,仿佛一个容纳了锈水市所有秘密的、活着的档案馆。
这里,就是道标的终点。
“织梦者”没有丝毫犹豫,银蓝色的身影如同水珠般,融入了其中一面较为平静的“玻璃”。
内部是绝对的寂静。与外面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是一个纯白色的、无边无际的空间。空间的中央,悬浮着一个被无数条纤细的、闪烁着数据流的光带缠绕束缚着的身影——正是琥珀!
但此时的她,并非实体,而是一个轮廓模糊、能量波动极其微弱的意识投影。她双眼紧闭,眉头紧锁,仿佛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琥珀。”“织梦者”的声音直接在这意识空间中回荡,空灵而清晰。
琥珀的投影剧烈地波动了一下,艰难地睁开双眼。看到“织梦者”,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欣慰,更有深深的焦急。
“……你来了……比我预想的快……”她的意念断断续续,如同信号不良的通讯,“长话短说……我没多少时间了……‘观星者’……快要发现这里的异常了……”
“观星者是什么?谁困住了你?”“织梦者”直接切入核心。
“是……‘协议’的延伸……一个冰冷的……观察与评估系统……”琥珀的意念带着苦涩,“它不属于任何一方……它只‘观察’……记录文明的‘变量’……当变量超出阈值……它就会……启动‘报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