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在布局,布一个很大的局。北疆、江南、中原、甘肃、乃至京城,每一处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他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同时落下数子,每一子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在那个注定到来的巨变时刻,拥有决定天下归属的力量。
窗外,夏虫鸣叫,愈发衬得密室内的寂静与凝重。这个夜晚,注定有许多人无眠。
而时代的洪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未知的深渊奔涌而去。
案头堆积着川陕各州府的文书、龙安军工的报表、各地军情谍报,以及那封加盖了皇帝宝玺、赋予他“统筹川陕及甘肃军务”权力的圣旨。
权力与责任,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他的肩上。
陆铮挥退左右,独自走到窗边。夜空繁星点点,与记忆中那个时代被光污染遮蔽的星空截然不同。
然而,这片宁静的星空下,却是即将喷发的火山。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低声吟诵着这句在后世激起无数人复杂情感的话语。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历史上崇祯皇帝在煤山那棵老槐树上自缢的场景。
那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一种悲壮的、属于一个文明的气节之殇。
他亲身来到这个时代,亲眼目睹了底层百姓的苦难,官场的腐败,军队的糜烂。
但同样,他也看到了如史可法般的铮铮铁骨,如杨岳般的老而弥坚,如孙应元、曹变蛟般的血勇,以及无数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坚韧生命。
他来自后世,知道按原有的历史轨迹,这一切努力的结局是何等的惨烈。
他曾以为自己可以冷眼旁观,甚至顺势而为,在这个乱世攫取最大的权力。
但当他真正扎根于此,手握重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命运时,那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属于后世华夏子孙的共鸣与不甘,便如野草般滋生。
“我真的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重演吗?” 他扪心自问,“看着北京再次被攻破,看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发生,看着这片土地再次陷入野蛮的征服与屈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