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字千金

第十九章 一字千金

秦昭王五十年秋八月,咸阳城的桂花香里浮动着墨香。

吕不韦站在相府门前,望着手中的《吕氏春秋》竹简,嘴角扬起商人特有的狡黠笑意。竹简末端“慎战”二字被朱砂圈住,旁边批注着“可酌用”——这是秦王最后的妥协,也是文明派的阶段性胜利。

“相邦,”陈墨递过一块丝帛,上面用秦篆和赵文写着“一字千金”四个大字,“按照您的吩咐,已将告示贴满咸阳每寸城墙。”

吕不韦轻笑,算珠在袖中拨出清脆的节奏:“当年商鞅徙木立信,用五十金换百姓信任;今日老夫用千金换天下人关注,值当。”他指了指丝帛,“尤其是赵文部分,要让山东六国知道,大秦的文明,容得下七国文字。”

是日正午,相府门前的青铜鼎中燃起槐木火,吕不韦亲自将《吕氏春秋》竹简放入特制的青铜函中,函盖刻着“兼儒墨,合名法”六字,正是陈墨的手笔。陈墨注意到,函底还刻着代郡的玄鸟纹与秦国的朱雀纹,两鸟交颈处嵌着一颗赵国的绿松石——那是阿禾兄长的遗物。

“上将军!”人群中忽然传来惊呼。陈墨转头,看见白起身着便服,在几个铁鹰剑士的簇拥下拨开人群。武安君的目光扫过青铜函上的玄鸟纹,最后落在陈墨胸前的胎记上。

“吕不韦,”白起的声音像秋日的铁刃,“你这《吕氏春秋》,可敢写我长平杀降?”

吕不韦转身,算珠轻响:“上将军是大秦的武安君,此战乃一统天下的基石,自然要大书特书——”他顿了顿,“不过老夫斗胆,想在‘斩首二十四万’后加一句‘血流漂杵,天道忌杀’。”

白起的瞳孔骤然收缩,手按剑柄的动作惊起一片鸦雀。陈墨看见老将眼中闪过复杂的光——那是杀戮者对文明的敬畏,也是征服者对后世评价的隐忧。

“随你。”白起忽然轻笑,“但老夫要在扉页刻上‘铁血为本’四字,如何?”

“上将军若肯题字,”吕不韦抚掌而笑,“便是《吕氏春秋》的无上荣光。”

就在此时,人群中忽然爆发出骚动。陈墨看见李斯的黑衣人混在百姓中,有人抛出火把,目标正是盛放竹简的青铜函。他本能地扑向函件,却被阿禾拽住——原来墨者矩子早已在青铜函周围布下机关,火把落入盛满水的铜盆,腾起一片白雾。

“铁血派果然坐不住了。”吕不韦的声音里带着赞许,“陈墨,去把李斯请来,就说老夫要与他共赏‘一字千金’的盛景。”